在进入财政系统之前,外人都觉得财政部门“高端、大气、上档次”,享有很多其他单位没有的“殊荣”和“特权”。入行后,“一元钱的小事”却让我改变了这种错误的认识。
五年前,我调入财政局的一个平常的工作日,与单位同事在责任片区开展街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经意间,发现一元钱躺在了道路中间。出于好奇,心想:“当今社会一元钱能有什么用!有人会捡起它吗?反正我是不会捡这一块钱的!”大街上步履匆匆,一个又一个的行人好像对那一元钱并不感兴趣。偶尔有人看了看,也是满脸不屑的表情。正在这时,这一块钱进入了同事的视野,只见他弯下腰,默默捡起了那张被众人忽略的小纸币。我看着同事捡起那脏兮兮的一块钱,只见他脸上露出了凝重的表情。我却笑着问他:“你捡那一块钱有啥用?”同事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说了句:“咱们先回局里吧!”
回到局里,同事带我径直走向了一楼监控室,在监控室的角落里,放置一个锈迹斑斑的铁柜,这个铁柜是用废弃的保险箱改造而成的,铁柜的把手上挂了一本厚厚的账簿。同事从柜子的入口将一元钱小心翼翼的塞了进去,顺手在账簿上记录一笔,然后转身将账簿递给我说:“你看看这个。”我接过账簿,账簿的首页密密麻麻记录着一些账目:2013年上交国库3217元,2012年上交国库5215元6角,2011年上交国库4396元5角,时间一直追溯到1984年,三十年来一共上缴国库竟然超过了10万元。再仔细看看里面的细账:这其中有办公室卖废纸5元钱,有经建股处理废旧电线的17元,有综合股某某同志拾到的3元钱等等。我的心顿时震撼了,竟然一时不知道如何表达。同事说:“你不要小看了这一块钱,别人不看重可以理解,但作为财政人,必须懂得‘积少成多’这个道理,必须遵守‘颗粒归仓’这个规矩”。听着同事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我不禁对我的同事们肃然起敬!
如今,这个锈迹斑斑的保险柜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是,它已经成为财政干部的精神信条,珍惜每一元钱,管好每一元钱,用好每一元钱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灵魂里。
还是在那个十月,我又经历了“一元钱”的故事,我局的一位同志在市上开会需要住宿,公务卡结算后回来在机关财务上报销。作为财务监督第一关的审核员,我毫不犹豫地在票据上写下“请核销”三个字,并签上了我的名字。不一会儿,电话响了,是支付局领导办公室的电话,说是有事让我去一趟,来到支付局,领导一脸严肃,说:“你作为财务监督小组成员要起作用呀!”我一头雾水,问:“怎么啦!”他拿出票据说:“新的《差旅费管理办法》出台以后,按照标准,市上出差住宿为150元每天,你看看你审签的票据是多少钱?”我接过票据仔细看了看,我的天,发票上恰巧是151元,整整多出一块钱,我顿时面红耳赤,一时语塞,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领导提笔写到:请按150元核销!他又回过头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块钱虽然不多,但作为财政人,这一块钱姓公还是姓私,你必须要搞清楚,切莫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否则你会容易落水的。”领导的一番话将我的面红耳赤化作了涔涔汗水。
财政,为民理财之政也。十九大提出,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建立约束有力、阳光透明的预算体系。或许原来的那种聚财、理财、管财、用财的方式将一去不返了。但财政人锱铢必较,严于律己的精神品质既是财政资金安全运行的保障,也是财政干部自身从业安全的保障,或许“一元钱”里最主要的精神价值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