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陕甘青新茶马古道是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这一概念的提出,得不到陕甘青新的认可,或者认为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茶马古道。这不能怪大家,怪只能怪云南人太厉害了,通过大规模长期的宣传,硬是用一个“马驮茶贩卖”的形态给大家洗了脑。
其实茶、马、道路是构成茶马古道这一概念的三个硬条件,具备了这三点,我们就可以说它是茶马古道。在2010年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举办的“普洱论坛”上,认可了陕、甘、青茶马古道的存在。但这一共识鲜为人知。
紫阳茶是流通在陕甘青新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物资,说茶马古道一定撇不开紫阳茶的,当然这里的紫阳茶是指紫阳茶区的茶叶。
1987年云南大学木霁弘提出滇藏、川藏茶马古道概念,之后云南在打造“普洱茶品牌”时借助这一概念,把普洱茶在全国的影响力推向顶峰,普洱茶的综合收入也因此坐稳了全国茶叶第一把交椅,连续四年占据电商销售榜首,其品牌价值为64.10亿元。
今天再说茶马古道至少有以下三点意义:一是通过挖掘茶马古道这一文化遗产,确立紫阳茶的历史地位,再次树立紫阳茶的品质自信、文化自信。二是陕甘青新茶马古道就是商道,宣传好这一古道,可以唤醒紫阳茶在西北沉睡的历史记忆,拿回紫阳茶在西北的市场份额。三是可以拉动陕南、陇南茶旅结合,推动乡村振兴。
一、陕甘青新茶马古道产生的自然条件
(一)自然气候:甘青宁新并不生长、生产茶叶,导致西北方少数民族无茶可饮,“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茶成为西部各民族“一日不可或缺”的生存必需品。
(二)地理位置:紫阳茶区是靠近西北最近的茶区,宋、明、清时代,紫阳茶区是国家茶马贸易以及西北五个茶马司茶源供给地,紫阳茶出陇右便是洮岷吐蕃、氐羌生活区,不足千里,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因地制宜、就近取材,避免劳民伤财,紫阳茶、巴蜀茶成了首选。
二、陕甘青新茶马古道产生的社会条件
(一)唐朝推行“榷茶制”后,茶叶不能自由贸易。推行“茶如盐制”,首行专卖,对走私贩茶者,“私鬻(如)三犯皆三百斤,乃论死;长行群旅,茶虽少,皆死;雇载三犯至五百斤、居舍侩保四犯至千斤者,皆死;园户私鬻百斤以上,杖背,三犯,加重徭”,从此西北少数民族饮茶受到影响。李唐王朝建国后,为了与西北的吐谷浑、回鹘、西部的吐蕃搞好关系,采取了“互市通商”的策略,以安定边境。
唐朝第一次“互市”发生在武德八年(624年),吐谷(yu)浑主伏允请与中国互市。第二次发生在观贞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于日月山互市。之后“回纥入朝,始驱马互茶”等贸易行为经常发生,期间与丝绸、陶瓷一起销往藏区和西域。此时山南茶区是中国最大的茶区,而紫阳茶区是靠近长安和陇右最近的茶区。
(二)宋朝立国后,产马地区大部被辽、西夏占领,并限制了战马流入宋朝。宋朝为了和各国搞好关系,笼络人心,便开始在边界设“榷场”互市,以丝帛、钱币买马。熙宁四年王绍上河湟之策,茶的商品属性减弱,政治、军事属性被开发出来,茶被看作国家战略物资,朝廷开始在四川和紫阳茶区“榷茶”,拉开了大规模的“茶马贸易”。
史料记载了这一状况:
“西人颇以善马至边,所嗜唯茶,乏茶与市。”
“自熙宁七年至元丰八年,蜀道茶场四十一,京西南路金州为场六(紫阳茶区),陕西卖茶为场三百三十二。”
“宋初,经理蜀茶,置互市于原、渭、德顺三郡,以市蕃夷之马;熙宁间,又置场于熙河。南渡以来……凡八场,其间卢甘蕃马岁一至焉,洮州蕃马或一月或两月一至焉,叠州蕃马或半年或三月一至焉,皆良马也。……乾道初,川、秦八场马额九千余匹,淳熙以来,为额万二千九百九十四匹,自后所市未尝及焉。”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三曰,茶色不等。盖汉茶色嫩,蕃茶色老,雅州之名山,自兰州入邈川,至于于阗。兴元之大竹自阶州入欧家,自河州入水波。洋州之西乡茶自河州入水波,至于赛音隆和。今区别家品,以入赵路,则可遵汉、蕃所宜。”
当时朝廷在成都、秦州置都大提举茶马,熙宁十年在汉中设立茶课司,专门打理茶马贸易的茶叶。紫阳茶区的茶叶通过茶商越过了新疆和田至赛音隆和,官茶则运往秦州(天水)茶马司交割,承担茶叶运输的主要是骡马和人力。
(三)元朝的大统一,致马匹不再稀缺,茶马贸易只在局部、小规模发生。
(四)明朝在灭元以后,与元朝残部游斗于北方,无战马可用成了大明王朝的一块心病,而西部邻居的安稳又迫在眉睫。在推行“以茶制边”的策略下,明朝实行了更为完备的“茶马法”,把“榷茶制”推向了极致。明朝在总结宋朝茶马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管理体系。《大明会典》载:“经过地方、责令掌印官盘验,佐贰官催运。若陕之汉中、川之夔保,私茶之禁甚严。凡中茶有引由,出茶地方有税,贮放有茶仓,巡茶有御史,分理有茶马司、茶课司,验茶有批验所。”朝廷通过打击私茶,把茶叶牢牢地控制在国家的手中,最后达到“扼敌之咽喉、制敌以死命”的效果,为此,国家制作了茶叶交易的“金牌信符”上藏内府、下降番族。
明朝用茶稳定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以达到国与国制衡和对各番族的驾驭,同时换取朝廷急需的马匹。其目的明确、管理严密、手段强硬。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朝廷先后在秦州、西宁、洮州、河州、庄浪、兰州设茶马司操作茶马贸易,曰“纳马易茶”。茶叶的行销路线也是明确的,从紫阳茶区、四川茶区到各茶马司,由此形成了一条官道,且常年有大量的茶叶在此流通。紫阳茶区所产的茶叶全部用于各茶马司易马,《大明会典》载“陕西茶课……见今茶课五万一千三百八十”,加上万源、城口、宣汉的课茶、商茶,年输出西北茶叶最高约在百万斤。
《明实录》记载了金牌易马数量:洪武三十一年,秦、河、洮三州易马数13528匹,支茶量500000斤;永乐八年,河州易马数7714匹,支茶量278460斤;宣德七年河州、西宁易马数8800匹,支茶数不详;宣德十年西宁、河州、洮州易马13000,支茶数1097000斤。
这些茶叶在当时的道、省、府等衙门的组织下,或由民夫、军夫、或脚户运往各茶马司,其庞大的运茶队伍直接影响百姓生活和沿途城镇经济的发展。“嘉靖十三年(1534年)陕西金州等五州县(金州、汉阴、石泉、紫阳、平利)课茶、责令大户、经解茶马司交纳。其经过州县原设茶户二千余名。止派百名。征银、以给大户脚价”,这一改革将茶叶运输商业化。
至清朝,由于军队战马的需求, “以茶易马”还是一条不错的途径。《清史稿》记载:“司茶之官,初沿明制。……(乾隆)七年(1742年),乃命西宁、河州等五司(茶课)征本色”,以换取粮食和牲畜,致后来“茶马法”废止,纯商业贸易为紫阳茶销往西北、中亚以及西亚销售提供了条件。由西柜“甘商”和东柜“山陕商人”统领了西北茶叶的买卖,1866年后“南柜”的设置,湖茶的西进,以及民间商贩“毛葫芦”的参与,这条古道上茶叶流通更加精彩、也更为复杂。
三、陕甘青新茶马古道的考证
(一)陕甘青新茶马古道存续时间
按照有文字记载,唐代自“武德八年(624年)在青海风承戊与吐谷(yu)浑互市开始,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凉州六谷部奏请宋廷通道泾州,以“贡赐”的方式获取茶叶、丝帛高于马值的回赐;元朝时自由贸易;明朝276年严密的“茶马法”持续推行;到“清沿明制”,同治年间“改引为票”;民国至建国初期甘肃、西宁、宁夏“毛葫芦”在紫阳贩茶止(1952年)。陕甘青茶马古道共续存1328年。
(二)陕甘青新茶马古道存在的形态
这条道路是一个动态的、网状的,在这里我们只能说说主线和支线。
紫阳茶自产地运销至西北五茶马司驻地而形成的茶马古道的主道,以及各茶马司驻地以商业的形式向西部各部族以及中亚、西亚行销路线。起始点从紫阳茶区——汉中——略阳——甘肃鞏昌府(陇南、甘南)——河州——青海西宁——新疆和田,支线为青海——丹噶尔城——玉树——昌都,所以我们叫陕甘青新茶马古道。
陕甘青新茶马古道的起始端由三条道路构成,一是米仓东道,紫阳、安康、万源茶叶经西乡至汉中;二是米仓道,万州(夔州)、巴中(保宁)的茶叶翻越米仓山至汉中;三是金牛道,成都至广元经至汉中。汉中是三条道路的集结点。
紫阳县是米仓东道的起始点,紫阳茶从紫阳县城出发沿渚河西行进入镇巴县境,在观音镇与起于四川万源的荔枝道并行,并与荔枝道一起构成米仓东道。《万源市志》载:“小简巴道(荔枝道):县城经陕西镇巴县至西乡县经子午道南口至西安。”《镇巴县志》载:“巴蜀道(古荔枝道)……万源到滚龙坡入镇巴界,过渔渡坝、镇巴城、拴马岭、杨家寺到西乡……唐天宝年间,玄宗命从涪州飞马长安为杨贵妃送鲜荔枝即取此……是道商贸流通的重要通道之一。”“城口至西乡道(米仓东道):城口抵大竹,经任河支流谷地抵毛坝关,至观音堂、五里坝、高川、分水岭、经白沔峡至西乡,为穿越镇巴境东的川陕要道。自古商运频繁,行人众多,此道要冲五里坝,曾于清代设县丞(民国改为县佐),观音堂设把总分防。”
紫阳县运茶的“脚户”,走瓦房店、红椿镇、上坝、羁马庄的,过小河、五里坝,上下高川,到西乡。“或翻亮垭子到融入米仓东道进入西乡。西乡至汉中乃郡道,即古之襄鄂西达甘陇之驿道,此道地势平缓,沿途食宿方便,交通运输往来频繁。”
米仓东道是一条重要的商道,在崇山峻岭中沿河谷蜿蜒前行,其间没有险峻大山翻越,既适合驮队“脚子”的行走,也适合茶贩短途贩运。且三十里一集,五十里一镇,给行商提供了供给的方便,特别是西北军事、政治、商贸的信息在这条商道上流淌着,在信息传递不发达的时代,获得信息就是获得商机,这可能是这条商道繁荣的因由。
陕甘青新茶马古道中、末段为:汉中至秦州、洮州、兰州、永登、河州、西宁各茶马司,在经西宁至和田、中亚。汉中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川茶、紫阳茶区的茶叶汇聚于此,且便于西出陇右羌藏牧区。“汉中古代就是连接秦、川、陇、鄂的通衢要道……宋代,与陇西茶马互市,陕南水运、陆运茶叶经此行销西北。神宗熙宁十年(1068年),朝廷特设茶课司于南郑,在汉中收购茶叶,运到熙河(今甘肃临洮)换马。明初,汉中为紫阳茶区的茶叶输边易马的蒸晒包装、验印地。”
“西北经艾叶口、分水岭、七里沟、茶店进入略阳界,约25公里,为赴甘肃秦陇巩昌大路。”巩昌府(今甘肃陇西)乃茶叶西出总关口,宋、元、明、清时期,巩昌府设有茶仓、茶叶转运所和茶叶批验所,《明史》载:“巩昌兵备一员。整饬巩昌府等处抚安兵备。兼分巡陇右道。巡禁茶马。”
从汉中至巩昌府经熙河(今甘肃临洮),至河州司(今甘肃临夏),再经临津渡(今大河家)过黄河,再经古鄯驿、老鸦城,至西宁茶马司。此段线路,陕甘青新茶马古道与丝绸南路、唐蕃古道重合,其各道均在河州临津渡过黄河至西宁。一路分道北上入丝绸之路。一路西行至丹噶尔城,转玉树至昌都。
《元史》载:“世祖至元五年,用运使白赓言,榷成都茶,于京兆、巩昌置局发卖。”《皇明经世文编》《梁端肃公奏议》之《议处茶运疏》详细记载了紫阳茶出汉中西去的线路:“旧规自汉中至徽州、过连云栈、俱系递运所转行,徽州至巩昌府中间经过骆驼巷、高桥、伏羌、宁远各地偏远,原无衙门,添设四茶运所官吏管领,通计十一站,每站设茶夫一百名。巩昌府至三茶司,复由递运所三路分运,记三十站,每站设茶夫三十名,其茶运所衙门运茶日少,空闲日多……嘉靖十四年(1535年),该监察御史刘希龙提准将前茶运所官吏查革,茶夫止留六百名。”嘉靖十七年监察御史沈越巡察至高桥火钻镇认为此地重要,保留了高桥火钻镇递运所。《徽县志·新修巡察院记》:“火钻镇(高桥),官虽革而印未缴也……此地去徽六十里程,去秦二百里程而茶马由是通焉,岂可无官守与公署哉?”
另一条支线为出汉中经略阳至白马关,经白马关之望关,出阶州境至迭部、宕昌。《宋史》载:“熙宁七年,始遣三司干当公事李杞入蜀经画买茶,于秦凤、熙河博马”,“盖南渡前,市马分为二:其曰战马,生于西陲,良健可备行阵,今宕昌、峰迭峡、文州所产是也。”此道仅存于宋朝以茶易马时段,明初作为“通番捷径”堵死,康县望关《茶马御史碑》便是历史见证。
《大明会典》详细记载了整个茶叶运行的过程:“隆庆五年运至汉中府、辨验真假。黑黄斤篦,各另秤盘。经过罝口巡检司、火鑚峪批验所、巩昌府,查验篦数。稽考夹带。苏溪关遵照题准事例,每正茶一千斤,许照散茶一千五百斤。数外若有多余,方准抽税。各照格填注、印钤、截角,依限运赴洮岷参将,转发洮州茶司,照例对分贮库,取实收赴院销缴。如有夹带数多、伪造低假、正附篦斤不同,即从重问罪。夹带与斤重者,入官,低假者砍焚。引过五年之上不销者,究问。”
《城固县志》记载了清初茶商的行经路线: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本县茶商先到甘、宁茶院领“引”,凭“引”收买茶叶,运至汉中,到茶法庭按“引”盘点,运甘肃等地销售,年课银432两……通甘肃线路有二:一是本县——褒城——勉县——略阳通甘肃;一是本县——留坝——凤县通甘肃……此二线路从宋代开始,即为西夏与宋茶马互市主要交通线。
陕甘青茶马古道是以官茶为主,商茶为辅,由国家主道的贸易行为。由于运输量大,路途艰险,宋朝在利州路设置了水陆转运使。明朝的茶叶运输则由都司、布政司、察院共同完成,沿途设有茶叶转运所、递运所,转运所有转运官,聘有茶夫。当然,茶叶转运在国家无战争的状态下军夫是主要力量。启用民夫,给予“脚价”是解决运输任务的路径之一。“自汉中南郑起至略阳,陆路三百里,每篦给银一分二厘……略阳至白水江路一百二十里,一船可容千篦,每篦给银二厘……白水江下船陆路至徽州七十里,每篦给银三厘。徽州至秦州陆路每篦给银一分。秦州至巩昌陆路每篦给银九厘”,
商人则自雇驮队,直接运往指定的茶马司。运输茶叶的工具有骆驼、骡、马、牛、板车、背夹子等,通水路的地方,有大、小船只转运。
当然,这只是宋、明、清陕甘青茶马古道的主体运行的形态,其唐朝丝茶易马,宋朝早期的以丝帛、白银易马,明朝的私茶贩卖,清后期以及民国时期的商茶自卖与陕甘青茶马古道的主体不尽相似,但紫阳茶区茶叶流向甘肃这一大方向没有改变。
结 论
(一)陕甘青新茶马古道是国家主导下、商人参与而形成的茶马贸易古道,从始点紫阳茶区紫阳县至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哈密、和田,远至中亚,西亚,行程万余公里。其跨越省份最多,行销距离最远的茶马古道。该道自巩昌府(今甘肃陇西)至西宁段与唐蕃古道重叠,自河州渡黄河后融入丝绸之路南路。
(二)自唐武德八年(624年)李安远出使吐谷浑,到1952年止,持续时间1328年,时间最长。
(三)由于茶马贸易产生的辐射作用,自唐武德至清雍正年间,输出茶叶千万斤,换回战马近百万匹。因茶马古道崛起的城、镇在十余座,最有代表性的是甘肃洮州和青海的丹噶尔城和玉树结古镇,其地位、规模、影响空前。
(四)建立了完备的茶马运销系统,唐、宋、元、明、清五朝均推行“榷茶制”,宋、明、清有完备的“茶马法”,明、清建立了茶叶征收、运输、销售、课税,以及茶商与国家的利益分配制度。为保证茶马交易的正常运行,朝廷给陕西派出了巡按监察御史,专门巡视“茶马”,赋予巡按监察御史(茶马)“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