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品赏析>文学天地

巴山高处的誓言

作者:李春芝文章来源:发布是时间:2020-04-08 08:10字体大小:【

201910月霜降一过,天就很冷了,身上的衣服有增无减,我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襄渝铁路,耸立在秦巴山间的丰碑》也进入了最后的细化阶段。可窝在家里的我突然产生了焦虑感,这也是我最近以来的一种写作状态,每天看,每日改,然后是漫长的等待……如果不是原安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现安康市文联党组书记李康林先生推荐的“巴山精神”,如果不是安康工务段柳青副书记带我来到巴山这个小站,或许我不会这么快便进入这种跳跃式转换的写作,当然,它又唤起了我对铁路人的敬意。

车两旁的挡风玻璃贴着深色的太阳膜,外面的风景看不清。同行的还有江北小学的20多位党员老师,他们也是利用星期六的休息时间去观摩和学习的。一群人在车内聊得热火朝天,我在靠门的座椅上安静地注视着,那些飘往后方随着璃光深浅亦变的绿或黄的风景。一个星期以前,我就联系上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的柳青副书记,当时他正陪中共中央党刊《求是》杂志社第三次到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对“巴山精神”做实地调研,约好周一在他的办公室见面。下午4点半左右,从沿线车间赶回来的他,一下火车就直奔办公室,神情显得有点疲惫。那天,柳青副书记要安排第二天的会议议程,我们的交谈暂时搁浅。告别时,柳青副书记说这个周六他要去巴山工务车间给联系点党员讲党课,如果我愿意,可以带我一起去巴山工务车间看看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犹豫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其实,我一直都相信缘分,或许我等待的就是这样一个不施粉黛的深秋。也许它离春天的季节很远,路上必定会经过许多的风霜雨雪和坎坷跋涉,然也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风景。就像我相信精神,是和宇宙地球般长久存活的。

于是,这个秋天,我再次转身,去寻找—种精神的召唤。

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巴山工务车间。

巴山站是襄渝铁路在镇巴县的一处山间小站,是由几千名铁道兵、学兵、民兵们肩挑背扛在此绝壁上凿出来的。站台设立在高架桥上,与地面落差有40多米,被称为“空中车站”。小站已运营40多年,每天只有一班客运列车经过,平均要接待五六十人。我们的车平稳地停在铁路桥下的一处平地上,这是最早举办第一届运动会的场地,现在叫文化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的一尊高3.3米、重1.29吨的大鼎,是巴山工人利用废旧的钢轨、钢枕、扣件、道钉、弹条等焊接而成的。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鼎不仅是文明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更是精神的象征。此处的“巴山鼎”,则寓意几代巴山铁路人不懈努力,乐于奉献的“巴山精神”。

一走过巴山工务车间篮球场,就见错落有致的两层简易办公楼墙面展板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的“巴山精神”风貌。多年来,西安铁路局党委宣传部门和各级领导,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的深刻论述,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一直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根基,大力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为巴山工务车间竖起了一座时代精神的丰碑。大家走走停停,边看边议,尤其在观看了《巴山魂·西铁人》影片后,内心受到强烈的触动。

这部影片是根据几代巴山人的真实故事拍摄的。他们的事迹是平凡的,可就是在这些平凡里,我们认识了这些平凡的灵魂。

“巴山的条件确实很苦,但它在祖国的版图上。铁路修到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我不来别人就得来。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

解和平是第一代巴山铁路人中的一位。他的这段话,成了巴山铁路人的座右铭。

19785月的一天,随着襄渝铁路的建成通车,铁道兵的撤走,学兵、民兵连陆续退场,大巴山迎来了第一代养路人。解和平、北京青年郭励弘、武长远、赵远舰等10多位年轻人背着铺盖卷,一头扎入这个大山,一干就是30多年。

巴山小站建在悬崖绝壁处,单程无返的站台则位于凌空飞架的桥上,桥的一头钩着黑水河钢梁桥,另一头嵌入大巴山隧道群。巴山工区管辖的12公里线路设备,就集中在襄渝线最高的桥梁、最长的隧道、最小的曲线半径和最大的坡度区段。那个时候,大型的捣固机械还没投入使用,他们就是靠着老三样:洋镐、九齿叉和三尺耙等对线路进行捣固和养护。每天天还未亮,一行人就扛着这些重达几十斤的工具,沿着铁路线,进入黑黝黝、终日不见阳光的巴山隧道里……

这里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初来时,住的就是铁道兵当年盖的简易的“干打垒”旧房子,室外刮风室内掉渣,透过缝隙还可以看到外面的太阳。喝的泉水,要上山去挑,蔬菜和生活用品等也都要自己背着背篓到安康、汉中、万源等地去卖。吃的大米是自己石磨加工的原粮,还有自治的老式压面机、榨油机等。烧的柴火则是用废旧枕木劈成的。就连宿舍的床都是用废旧枕木垛支起的木板床,晚上睡觉稍一翻身就会吱吱作响。坐的是藤条框,点的是煤油灯,看的是毛主席语录,听的是样板戏。如果遇到雨雪天断菜,就只能清汤泡饭吃一天。因长期在阴冷、潮湿、昏暗的环境里工作生活学习,好多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内风湿和肠胃病,可大家都咬牙坚持着。

1999年夏季,连续降雨,导致巴山的2号隧道内线路出现翻浆。正在休息的解和平赶紧叫醒睡得正酣的职工,带上工具火速赶往事发地点。疏通排水管道、清挖翻浆、补碴起道,大家忙得汗流浃背,突然,解和平感觉脚底一阵钻心的疼,他嘴里不由地发出了“哎呀”的一声喊。见大家都埋头干活,没有注意,他抬起脚来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一枚两寸多长的锈钉穿透他的胶鞋,直愣愣地扎在他的右脚上。他不动声色,忍着疼痛咬着牙,硬生生地把那颗钉子从脚掌拔掉,随后掏出手巾裹住正在流血的伤口,继续埋头干活……

在解和平等第一代巴山人的不懈努力下,巴山2号隧道的允许时速,从最初被限定的15公里时速提高到60公里,是原来的4倍。直至现在,列车经由巴山的时速又提高到90公里,是原来的6倍。翻浆冒泥、病害严重,就连几位曾给隧道宣判“死刑”的专家,也不由地惊叹道:“这是一种顽强精神所创造的奇迹。”

第一代巴山人王大成、曹美英两口子和女儿京京的故事仍在继续。

王大成是北京知青。1978年招工来到巴山,他和比他迟两年来此的曹美英组成了一个小家。婚后第二年,女儿京京出生。然而,女儿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忧愁。身边没有老人,工区也没有托儿所,孩子谁来带?半岁的孩子不仅会笑,会咿呀学语,还会坐、会翻身了,可她更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和看护。两口子愁容满面,最后想出了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让孩子白天睡觉,晚上玩儿。黑白颠倒。

两人使出各种浑身解数,轮番在家里逗孩子:玩拨浪鼓、唱歌跳舞、打乒乓球,比赛吹气球,甚至学狗叫……天,终于亮了。望着渐渐熟睡的女儿,曹美英轻轻解下自己身上的腰带,把孩子的小腿拴在床头上,一边系,一边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宝贝,好好睡吧,可千万别睁眼,一定等妈妈下班回来。

曹美英站在高高的铁桥上,一遍遍地给钢梁桥防腐涂层或除锈减缓锈蚀。头顶上方是形态各异的纯白云朵,离她那么近,似乎伸手就可以触摸的到,如果这不是在工作,该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突然,有风吹来,曹美英不由地打了一个寒颤。她的身上虽然系着安全带,可站在上面,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尤其是手里拿着的那些油漆桶、刷子、抹布、砂纸等工具,虽然在她的手中灵动飞舞,但却格外凝重。

此刻,拴在床上的京京醒来了,她睁着一双晶亮亮的眼睛四处寻找着爸爸妈妈,周围一片静寂。她撇了撇,起初只是小声地哼了几句,这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呢,京京可是个乖孩子。可几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也过去了,爸爸没有来,妈妈也不见。恐惧和饥饿,让京京终于大哭了起来,直到喉咙嘶哑,浑身打颤……

曹美英一头把自己拴在桥上,一头把孩子拴住炕上。

又一个镜头切换到陕北大汉管煜身上。

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为月下老人的管煜,是1985年从段管内条件较好的大竹园调进巴山的第一代巴山人。在这个偏僻的小站,年轻人能否安心工作幸福生活,成了他最为关心的事情。几年时间里,通过他的牵线搭桥,成功撮合了13名青年职工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巴山扎下了根。

谁也没想到,给身边年轻人获得幸福家庭生活的管煜,自己的家庭却突遇劫难。管煜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有一天全身无力,突然跌倒不起。医生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夫妻俩虽辗转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地寻医问药,可这是一种特殊的罕见病,没有特效治疗措施,只能对症治疗和理疗、按摩缓解和稍微改善一下他的功能。上级体谅管煜的实际困难,想把他调出巴山管区,离家近的地方,与他妻子共同照料儿子。可管煜说:“我有一个瘫痪的儿子,到这里来工作,就苦了我的妻子,但有困难的不是我一个,既然来了,我只有把工作干好,当做自己的事业,这样才对得起大伙儿对我的信任。”

无论妻子如何央求他,管煜总是以“等忙完这段时间”来回答妻子。直到孩子去世,他也没有兑现对妻子的承诺。

在长达几分钟的镜头中:风翻卷着一片片落叶,弯弯的山间小道上,一个男人背着一个男孩回头微笑着,目光里有隐忧,也有一丝希望!

旁白中有一句话:

一张照片定格的一瞬,成为永恒。

……

影片中的巴山,与室外的阴雨一样,绵绵不绝,我的心似乎被淋的湿漉漉的。

雨中的泥泞,泥泞中的脚步声,伴随着火车的轰轰声,也伴随着黑暗的通道,巴山工务车间线路工区工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庭虎向我们走来了……

如果不是我提前看到了他的事迹,我简直无法把站在我面前的王庭虎和镜头里的全国劳模王庭虎联系起来。当时,冷小林肩上跨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另一位工友手里则拿着一个管钳之类的工具,前往工区上班。我跟着他俩一前一后地走着。冷小林是个警惕的人,上下打量着我。我急忙和他套嗑,翻来覆去表达我想跟上去看看的意愿,甚至还搬出柳书记的名讳。大概见我是一女同志,没有什么恶意,就勉强地同意了,一边走还不忘一边叮嘱:只能上去一小会儿,然后就送你下来。

巴山工务车间的线路工区建在两个隧道之间,一上去就有一股冷飕飕的风吹来,这是我最近接触隧道的距离。就在我东张西望之间,冷小林突然指着迎面走来的一位身穿蓝色工作服显得很土的人给我介绍:这就是我们工长王庭虎。末了,还不忘补充一句:他可是全国劳模呢。语气中不乏骄傲。

王庭虎很和气,将我让进一间大办公室。一张大会议桌摆在中间,上边放着一些安全生产之类的资料和书籍,我透过后门看见外面有个不大的场地和围起来的菜地,萝卜和小白菜种了一排排,翠绿绿的一片。我对他说:“王劳模,这院子是你们种的菜,好田园。”

他弯目一笑说:“对,都是我们种的,不能闲着。还有上来的台阶,也是我们职工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修建的,花了4个月。”

这个台阶,我在上山的途中,心里默默数过,刚好150个大步。

我和王庭虎工长没聊到几句话,就见工人们陆陆续续上班签到了。王庭虎急忙丢下我,回工房换衣服去了,一行人穿着清一色的黄马甲,站在铁轨旁,在雨中举起右手宣誓:

“设好防护,不走道心,下道及时,珍惜生命。”

这种对安全的敬畏,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他们庄严宣誓的身影,不仅展示了巴山铁路人的风采,也深深地震撼着我。

巴山线路工区的道岔位于襄渝襄渝线海拔最高处,这里养护的难度很大,加之近年来提速增吨,行车密度增加,对岔道破坏就大,导致几何尺寸难以保持。王庭虎接任巴山线路工区工长后,除了吃饭睡觉,他脑子里想的几乎全是工作,不仅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他对线路数据进行测量,逐根枕木采集数据,对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襄渝二线建成使用后,他们辖区线路由12公里增至24公里,工作量是原来的3倍多,其中新大巴山隧道长10658米。与此线路对应的新设备、水准仪、经纬仪等新的检测器具也陆续发配到了工区,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王庭虎进取心强、知难而进,不甘落后。他勤钻研、肯思考,不懂就学就问,说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才,能战胜自己的人也才是真正的英雄。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王庭虎不断突破自我,他探索出的道岔养护四步法、大兵团移动式作业等线路养护法,保证了线路设备优良运行,在全路得到推广。

安全是首位。全路钢轨大多数以1435毫米为标准轨距,大6毫米、小2毫米都符合验收标准,而巴山标准是“1435毫米±1毫米”,只允许有1毫米的正负误差,比国家标准更严格,而且是在襄渝线曲线半径最小的山区区段。目测过的钢轨平直度和弯道圆顺度,堪比用弦绳、水准仪测量过的一样。钢轨的轨距水平关系到列车是否能够平稳运行,也是保障成千上万位旅客的生命安全的关键。王庭虎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多年来,他几乎从未看走眼工区所辖的12公里线路,有22080根枕木、88320套扣件,每次巡查,王庭虎和工友们都一个不漏地检查,他们用1.1万次弯腰换回1.1万个数据。30多年来,王庭虎凭借脚功、眼功、耳功、手功和仪器检测,和工友们消除了数千起安全隐患,也确保了工区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着大伙一起共建文化家园,从办运动会、架水管引山泉到建文化长廊、修路地和谐广场……

王庭虎有句话说的好:“在这里不努力都不行,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受着‘巴山精神’的感染,人人都在往前走,你不走,掉了队自己都会觉得丢人,对不起大家。”

这种“巴山精神”在平凡而伟大的铁路事业中闪闪发光。

200071311时许,陕西境内暴雨连绵,紫阳境内受灾严重。巴山工务车间管区内发生水害就有50多处,泥石流翻滚而来,不仅拥堵住隧道,冲毁了线路,也卷走了大桥。车务、机务、工务、电务、供电等,一个个抢险队伍奔赴现场,与洪魔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王庭虎和工友们埋头战斗在一线,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泥巴裹满了裤腿……突然,他手中的对讲机响了,是妻子急促而慌乱的声音:“庭虎啊,快回来,咱屋进水了。”

“啊,进水了,你和娃子没有事吧?”

电话那头的妻子不由地哭着说:“娃子没事,就是屋子进了一尺多深的水,堵不住啊。”

“人没事就好,你把娃带到他姨或他姑姑家,别的都不要管了。我现在回不去,正在抢险,路都断了。”

“哦哦,好吧。我挂了。”

王庭虎还想叮嘱她们娘俩注意安全呢,可电话那头的妻子急急就挂断了电话。那一刻,王庭虎哽咽了。平时自己忙顾不着家里的事,全靠妻子一人里外打理,可这个时候,妻子和年幼的儿子是多么需要他啊。泪水、雨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王庭虎使劲地甩了甩,努力地忘掉这一切,一个转身就拿着铁锹奋不顾身地冲进了雨幕中……

第二天,他原本想抽空给家里打个电话,可妻子却先一步给他报来了平安。

“段里来人把咱家都搬好了,我和儿子都没事,你就放心吧。”

原来他家里的情况,上级领导都知道了。

他们说:“工作重要,小家也重要,同样是受灾,都要救,都要帮。”

王庭虎心头一热。其实,一直以来,巴山历届的党支部(总支)始终注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关爱职工,始终坚持“人人都能成才、不让一个职工掉队”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基础、建机制,抓培训、提素质,搭平台、展作为,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全员创先争优。这些,我们都能从巴山工务车间的党建室、荣誉室里窥其全貌。

1969年出生的王庭虎,坚持31年扎根在深山,守护着工区24公里的线路,巡线检查行走超过16万公里,累计义务工作超过2万小时,探索出“一日标准化作业法”等多项创新成果,并获得多项奖励和荣誉: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铁路劳动模范、总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荣誉,入选“中国好人榜样”。今年10月,王庭虎被推荐为2019年度“新时代·铁路榜样”。让我们为他投上珍贵的一票吧。

从工区下来的路变得很平坦,脚步轻盈飘逸,我几乎用的是奔跑的速度,一会儿功夫就又回到了车间。毛毛细雨中,那尊“巴山鼎”正以巍峨凌厉的姿态,赫然耸立于巴山之中。

如果说老一辈巴山铁路人保平安靠的是汗水,那么新一代巴山铁路人则靠科技迎来了铁路科学发展的新时期。刘玲是巴山迎来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带领着巴山、旬阳、镇安、柞水等一群车间桥隧工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团队,成立的“刘玲工作室”,展示出的100余项施工方案设计,多项已投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不得不令人叹为观之。还有青年职工吴磊,喜欢钻研电脑技术,多次参加段、车间网络建设和软件开发工作。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曾以吴磊“身在山端,梦在云端”为题进行过报道。2015年在德国举办全球云计算开发者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也曾向德国默克尔介绍了吴磊,介绍了巴山。现在,通过这种高科技观测和云计算,即使大山岩体有1毫米的微动,监控人员都能够了如指掌,并及时采取措施,守护着旅客出行安全。

随后在巴山工务车间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又依次参观了荣誉墙、巴山精神展室、职工运动广场、党建展示室、创业历程博览馆等,大家才开始用餐。午饭是标准的工作餐:四菜一汤,费用25元。饭后,柳青副书记安排了正在午休的刘家佳陪我去巴山的烈士陵园看看。

我写作的内容,基本都与三线建设有关。一直认为文学对时代和生活有历史性的记录功能,尤其是记录一个过往时代的真实,更何况那样一个精神纯粹不可遏止的艰苦年代呢。

201620193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都陷在一种充分又饱满的写作冲动中,我把自己关在家里,感觉要写的东西太多太多,让我片刻不得安宁,不得喘息,甚至半夜想到一些段落和细节,披衣打开电脑敲字直至天亮是常有的事。更别说出去采访,那些人物对象有一小部分是通过熟人提前联系好的,也有大部分是我临时寻访的,即便是去的地方路远需要半夜或凌晨出发,我也会毫不迟疑地背上背包独自上路,完全不知轻重和危险。其实,这个时代要写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那些随波逐流的小说、都市言情、悬疑科幻等,当然,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看一个时代,可是我一动笔,那些往事、细节、人物、事件、思想就会蜂拥而至。关于他们的记忆,触动人内心的依然是“有责任、有精神的一代”。

思绪在转了几个弯口后回到了现实,此时,穿着工作服的刘家佳就出现在我面前。刘家佳是巴山线路工区的一名女桥隧工,我无法想象这样一个纤弱瘦小的女子,每天都工作在阴冷、潮湿、黑暗的涵洞、隧道里,还时常会攀附在离地面几十米或上百米的桥梁上维护和整治桥梁设备。高大的背影不一定坚强,而瘦小的背影也未必软弱。我脑子里突然想起的这句话,用在刘家佳身上再贴切不过。

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一手撑着伞一手挽着家佳的臂膀并排走在一起。

我问她:“多大了?”

家佳说:“28岁了。”

我惊讶:“看着不像。”

家佳笑道:“孩子都3岁了。”

我“啊”了一声。说:“突然想起来了,你就是视频里那个抱着3岁小女孩的年轻妈妈,全国铁路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刘家佳。”

刘家佳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

我又问:“你老公也在这儿上班?”

家佳说:“对。和我同一个车间不同一个工区,我们一个月也难得见一次面。”

我问“那孩子怎么办?”

家佳说:“孩子放在父母家,每个月我和老公约好一起休假,回去看他。”

我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慢慢会比较懂事了,正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家佳说:“是啊,我们也没有办法。每次我们要走的时候,小孩似乎都有感觉,即便我们给她买好吃的都不行,一直粘着我们,我和老公只能等她睡着了悄悄走,因为不忍看到分离时孩子那种无助地痛苦……”

透过家佳脸上一闪而过的忧伤,和瞬间的沉默。我似乎能看见那个小小的人儿,踮起小脚翘首以盼却又失望的眼神。

突然,家佳又抬起头来说道:“其实,这都没什么,孩子大了自然会理解我们。像我这种情况的人太多了,比如徐光杰,她也是一名桥隧工。丈夫在安康当检车员,儿子在西安上学,一家三口分居三地,聚少离多。还有巴二代贾学珍,爸爸贾耀才当年是巴山桥隧工区工长,小时候她和妈妈在老家,爸爸一年里回不来几次家,一直等到巴山盖了平房,才把妈妈和她们姐弟3人接了过来。那个时候巴山可穷了,什么也没有,是她亲眼看着爸爸和叔叔阿姨们在车间干部的带领下,利用休息日修路、种菜养植,办起的运动会。高中毕业后贾学珍就招工到了铁路局,是爸爸让她到巴山来,还让她去了桥隧工区。1996年贾学珍在巴山结婚,老公在镇巴县上班,两口子也是两地分居。3岁的女儿被老公带到镇巴上学,一转眼,小姑娘上学了,可她总是闷闷不乐,原来是看见电视里有离婚的,觉得经常见不到妈妈,是不是妈妈要和爸爸离婚了,不要自己了……还有毛朝英等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我要向她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刘家佳是重庆万州人,受巴山精神巴山人的感召,2013年主动要求从县城车站调来巴山工作。她的爷爷、父亲都是铁路职工,是筑路人,现在自己来当养护工,守护这条铁路,就像守护爷爷和父亲一样。她说这里虽然环境不好,但心里有股劲儿。

我们就这样说着聊着走到了巴山的烈士陵园脚下。此时巴山的雨喧闹而静谧,我沉重地走上台阶,边走边问后面的家佳有没有信仰,看到她如意料中那样点头。我突然觉得自己就不该问这样愚蠢的问题,一个抛开三代家庭幸福生活和城市优越工作的女子,来到这个偏僻的山沟工作,心中能没有信仰吗?

阴雨笼罩下的陵园内,32位达县(现达州)三线民兵永逝在这里。高高的纪念碑上写着“永垂不朽”几个大字,碑文记载:“七十年代第一个春天,展开了襄渝铁路大会战。我广大民兵干部积极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徒步拉练上场,隶属铁道兵五八三六部队,担负九公里铁路修建和公路的维修任务,在逶迤的众山掀起了人民战争的洪涛巨浪。会战的三十个月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却给祖国添了新容颜……”

公墓修建于1972年。32位民兵烈士,其中女性两名,男30名。年龄最大的35岁,何永忠,四川省达县民兵团一营四连班长。年龄最小的吴三珍,女,四川省达县铁子公社人,四川达县民兵团533连战士,仅仅18岁。他们中大多是20出头的小伙子,还有两名陕西洋县民兵团的烈士!

1820岁,本是一个充满阳光,充满朝气,充满天真,充满幻想还有充满渴望的年纪,可她们的生命却止步与此——此刻,这些躺在襄渝铁路沿线,没有红五星、没有烈士称号的32位民兵烈士,正排列整齐,默默注视着一列列火车穿过茫茫群山,越过巴山,一路向南……

“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地方,后辈的我们只有精心养护,才对得起他们的英灵。”

年轻的刘家佳,用目光抚摸着这座陵园,不仅自豪,也是欣慰。我理解了她的目光,向她靠了靠,用伞遮住她被雨淋湿的头发。家佳缓缓指着一个墓碑,给我讲起了一个故事:那一年,工区的共青团员们来此扫墓,有位年轻的女子带着3岁的女儿来找她父亲。说当年父亲和母亲结婚没多久就去修襄渝铁路了,从此就没有再见,父亲不知道还有她这个女儿。30多年了,她才跟随父亲当年的战友到巴山寻找父亲,好不容易才找到这儿的。女子流着泪,抚摸着墓碑,哽咽着说:“爸,我带着您的外孙女也来看您了。”

尽管这样的镜头我在短片里看过,武江涛手捧鲜花来到墓前祭奠英灵,这位新一代巴山人,似乎经历了这辈子所有“心路历程”的总和。一种强烈的震撼冲击着他的心灵,确切地说,是现场与心灵久久对视后的震撼。记得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感慨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途中,即年富力强时发现自己生活的使命。”这也许正是夏传康、王方兵、魏尚宪、罗先林、尹行乐、武江涛、吉文佳等老一代和新一代巴山铁路人决定留下来,做巴山一枚坚固基石的动力与源泉。

其实,与巴山车站遥遥相望的英烈们,正在见证着157名巴山铁路人的成长。

1978年开始,一代代巴山铁路人就坚守在大山深处,保障着铁路安全生产,他们将管内线路由担心线养护成了安全优质线,创下了41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管内设备质量优良率均为100%的骄人成绩,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一劳动奖状”“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三秦楷模”等127项重大荣誉。中共陕西省委誉为“新时期的延安精神”,号召全省“北学延安,南学巴山”。

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有很多人朝圣般来巴山,“巴山精神”是一代代巴山铁路人安心山区、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记得苏格拉底说过一句话: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关键是如何让他发光。我在每个巴山铁路人的身上都看见了光,那是一种奉献与坚守、果敢和担当,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从巴山回来的路上,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漫山遍野的柿子树在霜露的侵染下,一只只红艳照人的果实,将大地勾勒出色泽各异的斑斓与缤纷。也让这零散于意象中的自然风物,给了我们触动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力量。

一个月后,接到陕西省作协创联部通知,长篇报告文学《襄渝铁路,耸立在秦巴山间的丰碑》入选2019年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