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品赏析>文学天地

点亮心灯

作者:王国栋文章来源:发布是时间:2020-04-08 08:20字体大小:【

这是一个我亲身经历的医患和谐故事,这个温馨的故事就发生在古城。

加拿大名医特鲁多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偶尔去治愈,经常要帮助,总是去抚慰”。—这是一种崇高的行医境界。年少的他,在课余时间读一本名人传记时,便记住了这段话,也萌发了学医的种子。高考选择志愿时,成绩优异的他选择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普外专业,并顺利录取。在这座氤氲着文化气息的古城,他广交酷爱医学的学子,一起伴着晨钟暮鼓,发奋学习。七年的寒窗苦读,他取得了硕士学位,在古城交大一附院顺利就业。可是,他并不满足,渴望学到更尖端的专业知识,又考上了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告别古城西安,来到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这里是追梦的驿站,聚集了全国顶尖的专家和教授,也荟萃了一群有医学才华的学子来深造。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在复旦,他认识了志趣相投的良师益友,互相切磋和交流,2011年,取得外科学博士学位。

再次回到古城,视野的开阔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使他在临床和血管病的研究领域,芝麻开花节节高。他在医学上是有追求的,一步步向上攀登。他是拼命三郎,用坚韧和执著,绽放着一朵朵临床科研之花。看到他这些丰硕医学成果,朋友形容他是一头秦川牛,在血管疾病领域辛勤耕耘。他笑着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当年在复旦大学医学院读书时,他就喜欢学院石头上雕刻的一句话,“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毕业后一直作为座右铭,感召激励自己,有所作为。

机会永远是垂青有所准备的人。2017年,他被医院公派到德国纽伦堡大学总医院研学半年,从师著名的血管教授Eric。在德国的六个月,他忍受孤独和寂寞,如饥似渴,抓住一切可学习的机会,和德国的教授一起给来自全欧洲的血管病人做手术,不仅见识了全世界最新进的技术,也耳濡目染,领会了全新的治疗理念。感悟到最前沿的治疗方案是怎么拟定?怎么和患者进一步沟通。这一段海外求学经历,无疑是他壮丽青春中,最熠熠生辉的一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为了全方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精通英语的他,还自学了德语。虽然不如英语流利,但亦能和医院的教授和同事,简短交流,增进友谊,团队完成手术,无语言交流障碍。是金子总会发光,他的好学和专研精神,打动了德国的导师。这位伯乐赏识眼前的这位中国青年才俊,为他的才华钦佩。推荐他加入国际血管外科协会,他成为欧洲血管外科协会国际委员,这是陕西首位获得此荣誉的血管外科医生。

冰成于水,而寒于水。在德国留学时,他就暗下决心,立下宏志。决定学成回西安,用学到最先进的技术为患者服务。因为他拥有梦想,所以蛰伏了半年的他,像一株草,在悄悄生根。2017年,他获得中国血管病青年学者最高奖“汪忠镐奖”。2018615日,和全国几个血管外科青年精英组成中国代表队,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举办的美国泛太平洋西北血管大会青年医师技能大赛上,在15支参赛队伍中,取得了第五名的佳绩。虽未闯进三甲,但是首次出战,用非母语,且有时差影响,击败其他10支优秀的美国本土精英团队,实属不易!他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为古城添光,也为一附院增彩。

他曾经21小时站在手术台前,为患者从头到脚,从动脉到静脉,为那些患者血管中淘沙,血管中“筑路”。在陕西开创的数例成功手术,他都亲历而为。患者称赞他是年轻的华佗。他说,每一台手术,都是尽自己所能,他做的每台手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所学到的知识以及患者的信任。他可能为了做好这台手术的付出,患者不一定能有机会知道或了解,但他努力做到平静和坦然,无愧于心。

多少次,他刚下飞机就坐出租车,奔赴到医院马上抢救患者,做完手术,才长松一口气,安顿好病人,才回家休息。也有好几个大年三十,他值班在手术台前度过春节。他对家人写满最大的“欠”,他对患者写满最大的“善”。一次,他的生日,女儿早早就写了一张贺卡,工工整整写了了六个字,“爸爸,永远不老”。孩子满心期待给他一个惊喜。那周他去丹凤医院下乡,周六又去外地参加一个血管论坛。他下了飞机,回到家里已经是深夜。女儿早已进入香甜的梦乡。他迟了一天,才看到桌子上的贺卡,看到贴心小棉袄的留言,他热泪盈眶,所有的疲惫一扫而光。

他的心似一块翡翠,玲珑剔透。他的至善如春天的燕子,给患者衔来一个个福音;他的至诚如一场甘霖,给干枯的禾苗带来转机。一次,他拖着感冒的身体,做了八台手术。手术结束后,他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回到家里,刚躺下,打开手机,就给一个个患者回复,让远方的患者得到准确的医嘱。

“医患之间是战友,也是朋友。只有共同面对疾病,互相信任,共同携手,才可能战胜疾病,赢得健康!这是他在朋友圈发的一条微信。点赞如潮!医患之间成为并肩作战的“朋友”,这种理念无疑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温情的人间烟火情致。他就是杨林,来自富平的一名仁者医生,为一个个患者点亮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