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品赏析>文学天地

人民的文学,精神的力量

——评魏田田长篇报告文学《绿满秦巴》

作者:周龙田文章来源:发布是时间:2020-03-28 10:45字体大小:【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下文学创作就应该把握时代的主旋律,表达时代和民众的声音,自觉地担负起记录这个伟大时代精神力量的重任。勇于回答人民关注的时代主题。从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寻找作家的创作激情,描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变化,形象生动地绘制一幅新时代的画卷。

《绿满秦巴》就是一部为我党一项宏伟的“脱贫攻坚”工程树碑立传的宏大叙事。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生动的记载了秦巴山区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们,各级党政官员,许许多多的贫困山里人,特别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共同奋斗下,在党的关怀与扶持下,使那些贫困户们,在绝望中,看到了新的希望。作家魏田田深入安康脱贫攻坚一线,用自己的身心,去记载见证发生在大山深处的巨大变化,去描绘众多贫困户如何解决各种难题,改变贫穷落后的家乡面貌,实现生活的富裕。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表现了一种“恋土意识”。同时也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绿满秦巴》真正实现了用真情实感去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表达了人民的心声。作者用纪实的手法,用大量真实的人和事,写出秦巴山区人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特别是那些身有残疾的人,如何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甚至饱受被亲人离弃的痛苦,却在扶贫干部的真情帮助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勇敢地站起来。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也赢得了人的尊严。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立足于祖国大地上,把当代中国进步和当代中国人在脱贫攻坚工程中,表现出来的实干苦干精神和对和谐社会的期盼表现好。把解决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对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阐释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的价值观。来自北京的第一书记于晓磊,在大巴山中,感受到了什么是贫困,体会到扶贫的艰苦,了解了国情和民情。采用了换位思考,真正懂得了习主席和党的十九大关于“扶贫”工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贫困户成了村主任的沈太荣,最让人感动。当今农村脱贫,急需领头人,特别需要像《创业史》中梁生宝那样的党的思想的实践者、无私的奉献者,真正起到富了自己,带动一方乡亲共同富裕的作用。沈太荣自己富了,思想境界高了。首先想到的是为村子里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为贫困户创造致富的路子。面对妻子的不解。他说:“我们以前那么苦,走过来了,这乡里乡亲的,看着他们像我们从前的样子,我心里难受,能带一把就带一把。”他的真诚与坚持,让乡亲们挣到了钱。他感到“人生在世,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奉献的快乐,并且第一次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这就是秦巴山区农民身上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立下为人民谋幸福的宏愿。而“脱贫攻坚”,实现中国梦,就是我党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进行的伟大工程。今天在陕南秦巴山区,正在把这一目标变成现实。《绿满秦巴》中的中国故事,正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