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魏田田历经半年多时间,用常人不可思量的工作热情,穿越安康九县一区进行采访,把秦巴大地正在真实上演的一幕幕脱贫攻坚情境剧,用手中的笔定格下来,辑成厚厚的大部头《绿满秦巴》。阅读这些故事时,我常常被那一个个沾着青草气息的灵魂感动的泪盈满眶。他们,无论是贫困者还是扶贫者,在如何摆脱贫困这条艰辛道路上,不管是刻骨的挣扎,还是无法比拟的坚韧都展露出最本真的人性。《绿满秦巴》敏锐地抓住了这些,把冷峻又火热,无奈又执著的脱贫攻坚战写得温情四溢,俨然一部脱贫攻坚战中爱的史诗。
首先从数字看党和政府对贫困现象的关注,对贫困户的关爱。作者先准确记录从2017年以来安康确认的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列举了2019年安康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仅从前后数字对比,我们不难想象两年来那一点点减少的贫困数字跑坏了多少双鞋,熬白了多少人的头发,那一个个详细标注的细节承载了大山般的责任,那些振聋发聩的呐喊,饱含多少热泪和汗水。在第一章《喝令三山五岳开道》中作者更是详尽地罗列出从中央到地方每一个时间节点发布的文件,下达的工作目标,布置的工作任务,强调的工作重心,甚至详细到某一次有特殊意义的表彰时间都不放过,精准的时间列举,严谨的时间逻辑,一序列紧锣密鼓的领导批示,无不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脱贫工作的空前重视,对贫困人群的殷殷关爱,摆脱贫困,这个人类几千年的追求和梦想,这个世界级难题,在从上到下炙热之爱的目光中成就了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壮举。
其次是扶贫干部对贫困户的大爱,甚于超过对父母亲人的爱。全书从第一节叙述开始,这样的故事都在继续,无论是平利“火线提拔的第一书记”黄开华,还是即将退休的来安庆,即或是中办派住海棠村第一书记等,更多的扶贫干部,他们在离开明亮近况按部就班的办公室前绝对想不到,他们会被一个小村,小村中的一户户人家所改变,改变的甚至他们自己可能都想不到,他们会把对父母之孝,对妻儿之爱,对亲朋之恋都无偿奉献给一个个贫困户,甚至很多时候都忘记了自已那个小家,他们的喜怒哀乐挂在小村,小村有了电,通了路,拉了水,有了网,发展了产业,他们欣慰,高兴,自豪,比自家孩子高中状元还开心。黄开华和扶贫干部的“双扬村化”,和村里孩子亲密无间,这一切无不是扶贫干部用爱铺路,用爱换心,用爱催生的结果。忽然想起有个关于扶贫的段子“我不做你的红颜,不做你的知己,不做你的爱人,不做你的任何人,我宁愿做你的贫困户。那样的话你会经常来看我,照顾我是你的责任,我还可以见到乡镇村各级领导,你会每时每刻惦记我,你会给我送来温暖,你会给我送来技术。我想做你的贫困户”这虽然是调侃,但从《绿满山坡》所汇集的故事来看,扶贫干部时时心系贫困户,他们宁愿辜负父母妻儿,为大爱,舍小爱,为大家,舍小家,人人像来安庆那样做到身到处,爱相随,吟唱一首首爱的赞歌。
再次是贫困户本身那种撼天动地的爱净化这个浮燥的世界,在第三章《家园,家园》中作者选取鲍德珍这个人物,160厘米的她十多年对瘫痪的丈夫不离不弃,打工走哪儿把丈夫背哪儿,她充分尊重丈夫,让本是她累赘的丈夫活得有尊严。无数生活的艰辛没有击垮她,可以说,她是微笑着处理生活中的一个个难题。受她的感染,他丈夫的眼睛是晶亮的,不自怨,不气馁,对生活充满希望。回想这多年来我所带的班级,有很多孩子父母,当一方因病或因其他事故致残,另一方超半数都择枝另栖,留下一个个单亲孩子成为我们教育的最大难题。这几天,我只要一看见班上那几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不由就想鲍德珍那纯净执著的双眸,我很想让些孩子的父母去双杨村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第十二章中敬老院中以贫帮贫的护理工故事更生动诠释了大爱精神。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那些多年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在家自感遭到嫌弃,自己活的艰难,家人也感辛酸,每人心理窝着一股火,矛盾越来越激化,有的家都要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了,但到了敬老院,却被不是儿女的儿女照顾的无微不止,有人喂吃喂喝,洗衣服,端屎尿,擦屁股,还逗笑陪伴,他们的晚年不再是寂寞艰难地等死,而是有尊严有关爱地享受着国家的好政策。而对于那些在敬老院工作的护理工来说,多年来他们一直靠土地生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勉强换来一日三餐,家里一点变故就贫困的翻不起身,忽一日身份转变,拿到政府发放的工资,在他们朴素的理念里,拿钱就得做事,何况这是人人老了要经过的事,面对一个个不能行动的老人,他们身上的责任担当由然而生。护工邝贤长说“我一个月挣4000元啊,我把这里的老人都当我的亲人,我们同吃同住,我太开心了,我父母死的早,他们就是我的父母”。在本书中作者选取的这样一类典型人物非常多,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刻画的饱满而生动,他们像冬日暖阳一样让生活温暖而富有生机。
《绿满秦巴》无论是人还是事业、土地,甚至山旮旯的一草一木都精气神十足。作者选取一个个场景让我们清晰有力地看到祖国大地上正发生的变化。在安康汉江每个转弯处,在秦巴山水每个田埂间,五十多万贫困人口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随着他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每一个参与这场战斗的人,精神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怕狗肥胖的黄琳,在西河镇不但完成了身体量的蜕变,精神向度也鲤鱼跃龙门般进入一个新天地。那些从冷漠观望走向参与,热情,信任的村民们,他们在这一场脱贫致富攻坚战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房子,财物,他们更多的被一种精神感动,从此,他们的生活不再是一日三餐肚儿圆的追求,他们真正沉下心来理家风,树正气,用“诚孝俭勤和”的新民风标准要求自己,他们也从一个个扶贫干部,一个个兴起的企业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决心,看到了党和政府的力量。再伟大的虚构抵不上活生生的现实,党中央与人民、各级领导与群众、过去与未来、写景与抒情、记人与叙事,关注现实,描写现实,记录现实,不粉饰,无做作,极度真实,农民可亲可爱,让人读到一颗颗纯净的心灵与一个个生机勃勃的故事。而这正是让人震撼的地方。
《圣经》云,一切都会过去,唯有爱永恒!这世间,除了爱,没有什么可以让人屈服。作者用车轮加脚步度量,用平缓的聊天方式书写,融合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把对故乡的爱、祖国的爱、人民的爱融入作品。鲍德珍热烈盈眶地说:“我做梦都没想到能有房子住,还有工作干。”还有那个默默在雨中擦车的哑巴,这些语言和场景的选择非常好,这是老百姓感受爱,回报爱的表达,也是逐渐树立自信和自豪的表达,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对党和国家的感恩。《绿满秦巴》就这样用一个个爱的故事立起了一个个人,立起了一篇文学的天空,也立起了一部宏大的有现实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