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品赏析>民间文艺

紫阳民歌

作者:文章来源:发布是时间:2015-10-29 01:09字体大小:【
      紫阳民歌(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
       一、简介
      山歌不唱不开怀,磨儿不推不转来,
      酒不劝人人不醉,花不逢春不乱开。
      姐不约郎郎不来!
      位于汉水上游,秦巴山南麓的紫阳县,是“茶乡”、“桔乡”,更是闻名遐迩的“歌乡”。史传七千年前便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诗经》中有文字记载。而后,明、清时期的大量移民构筑了紫阳民歌南北兼容的特征。“三山两谷一川”的地状,尤以汉族为主兼或回、满、藏、土四个少数民族,其民歌分布十分广泛,山歌、号子、小调无处不藏,儒商、樵夫、村姑即兴而歌。“山歌多来山歌多,山歌子就有牛毛多,唱了三天零两夜,还没唱完个牛耳朵”。
      紫阳民歌成于清末,盛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如“葵花开放的一盆金,青竹成林一条根,石榴结籽颗连颗,人民跟党心贴心”,便是为1975年陕西省群众音乐经验交流会而创作的新歌。紫阳民歌因家传多于师承,一度濒于消亡,为抢救、保存八十年代初我广大工艺工作者分三次采集,共收录民歌5028首,分编《紫阳民歌集成》四卷,后吸纳川剧的演唱和表演形式,创作出了《王二嫁嫂》,一举奠定了紫阳民歌剧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
      紫阳民歌晓畅通达、风趣幽默、借喻巧成,被喻为“幽默民歌”、“自在民歌”、“清凉民歌”,尤如闲人“嗑瓜子”,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情感、自娱自乐的表述工具。韵白独特、旋律流畅,时而如小桥流水,时而雄浑高亢,音乐上多采用“宫”、“商”、“羽”、“徵”四种调式,演唱上真、假噪相结合。
    “紫阳是陕南文化标志性的窗口,紫阳民歌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一颗奇葩”,这是著名文化评论家肖云儒先生对紫阳文化的概论。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分别对紫阳民歌做过专题报道,陕西省音乐学院把紫阳作为民歌音乐示范教学基地,并把紫阳民歌编入院部教材。2003年紫阳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歌艺术之乡”称号。2006年5月20日,紫阳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基本特征
1、紫阳民歌是紫阳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中创造的,无论是词或曲都能体现当地的易风易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2、紫阳民歌受南北遗民文化的影响较大,极具兼容性,小调似江南的婉转细腻,号子有北方的雄浑高亢。
    3、紫阳民歌语言简洁,借喻巧成,风趣幽默,具抒情性、叙事性、舞蹈性于一体。
4、紫阳民歌韵白独特,旋律流畅,音乐上采用了“宫”、“商”、“羽”、“徽”四种调式,演唱上真、假嗓相结合。
三、历史渊源
据考古调查,自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在紫阳境内的河谷阶地繁衍生息,人们常与百兽率舞。今紫阳城关曹家坝,马家营和汉王镇白马石就是保存遗物教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文化堆积层和石制农器具看,当时这里的农业较为发达,先民聚居时间较长。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有利的生存空间,成为栖息的摇篮。据专家考证,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周南”“召南”等25首歌谣流传于汉水上游,其中“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等歌谣就产生于包括紫阳在内的汉江一带。八十年代初在发掘北魏时期的墓葬中有乐舞铜带板,上镌有吹笙、击鼓、弹琵琶等图案。在汉墓的画墙砖上也刻有吹箫、带舞等印迹。从数以千记的紫阳民歌中,也不难发现,许多民谣采用比、兴手法,古风色彩浓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南来北往人口的交汇,特别是秦、汉、明、清时期,南方移民大量涌入,由于文化交流逐渐产生了一种南北兼容、极具丰韵的紫阳民歌。
紫阳民歌自产生、发展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收录了紫阳民歌96首。紫阳民歌虽在“文革”时期被扣为黄调,遭遇冷落,沉寂二十余年。然而民族、民间的东西有其顽强的艺术生命力。近十年来为抢救、复苏、打造紫阳民歌,实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紫阳县委、县政府给于了高度的重视,挖掘、整理、刻录光盘、编印教材,理论研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2003年10月紫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歌)”。
四、基本内容
紫阳民歌浩如烟海、多彩多姿,它是世世代代的紫阳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紫阳民歌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社火歌曲、风俗歌曲、宗教歌曲、紫阳曲子和新民歌等七大类。
号子:在众多体裁中,号子作为一种十分古老的体裁,在紫阳民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古时人们为了在劳动时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动劳动情绪所创造的一种歌唱形式。其演唱方式以“一领众和”为主。即一人领,众人和。号子它是紫阳民歌音调的根源和基础。它的种类很多,其中以“汉江号子”、“放排号子”等最具特色。这些号子的词,多系指挥劳动的用语或呼号。音调高亢,节奏复杂多变。主要流传于汉江、任何、渚河、汝河两岸的一些较大集镇。
山歌:山歌是民歌的代表体裁之一,是人们在山间野外放牧、砍柴等个人劳动生活中随意咏唱的一种短小民歌。歌者完全不受节奏的限制,兴致所至,引吭高歌。其歌词很多都是劳动中即兴而作的,唱腔充满了自由、奔放、舒展、悠长的特色,是劳动人民真实情感的表露。所以本县民间俗语有云“山歌无假戏无真”。
小调:小调广泛流传在各城镇、集市的一种民歌体裁。其特征是曲调细腻流畅、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平稳细碎,音域较窄,表达的情绪文静秀气,带有诉说性。紫阳小调的调式,以五声徽调式为数最多。亦有综合六声调式,羽、商、宫调式较少,角调式未发现。它主要流传于低山和川道,特别是县城、洞河、汉王城等几个集镇。
 社火歌曲:社火歌曲是人们在春节、庙会或其他喜庆之日表演的各种民间颂舞。俗称花鼓子。是本县民间流行较广的口头艺术形式,它的旋律为徽调式,分为上河调、下河调:汉江上游各地为上河调,下游为下河调。高山区曲调粗犷、高亢而旋律优美;低山区曲调细腻,装饰音多,旋律性强。和花鼓子相近的还有另外一种以音乐形式,即八岔。两者联系密切,习惯上将两者并列。但八岔跟汉剧的联系更为紧密。
风俗歌曲:风俗歌曲,包括有孝歌、哭嫁、哭丧、撒喜、办交待等类型。其基本调式也是五声徽调式,风俗歌曲是同实感相分离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
宗教歌曲:宗教歌曲多是民间从事某种宗教活动时唱的,流行于寺院、商会、庙会。
紫阳曲子:紫阳曲子是一种坐唱形式的民间艺术,仅流传于本县宦姑滩几个较大的集镇,演唱时用三弦、二胡和飞子(酒盅)、碟子、碰铃等乐器伴奏,有独特风格,与江南丝竹音乐和关中眉户音乐有着密切关系。紫阳曲子的曲调比小调更有歌唱性,往往有一套完整的曲牌程式。如:《阳雀调》、《锦鸡调》。
新民歌:新民歌这一体裁是在近几十年内伴着人民生活的巨大变革逐渐产生的。它包括有以下三种形式:1.用旧民歌的曲调,加入新的内容。有“旧瓶装新酒”之意,为广大群众所热爱、接受和传唱。以歌颂新社会的新生活。2.运用旧民歌中的某些素材而改编的新民歌。3.文艺工作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积淀和音乐素养所新编创的新民歌。从它们身上,找不出旧民歌中的某一首,某一乐段,但能感受出它们是紫阳民歌的某一类群,闪耀着紫阳民歌的最诱人的神韵风采。近几年,我县文艺工作者将电声乐也引入了民歌之中的创新之举,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民歌新唱,并引起反响。
紫阳民歌剧:正是由于紫阳民歌的体裁丰富、形式多样,易于表演等特征,在它自身的发展的过程中,也孕育了一个新的剧种——紫阳民歌剧。在文艺工作者的尝试努力中,紫阳民歌剧发展成了一种有情节、有人物的艺术形式,为广大群众所欢迎。其中由我县文艺工作者自行创作的民歌剧《王二嫁嫂》曾代表安康地区参加全省文艺汇演,受到好评。省广播电台还播放了录音。至今该剧的演出场次已达两千余场。上世纪60年代,省人民政府将紫阳民歌剧列入陕西地方剧种之一,并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
在长期的传承积累中,在多种多样的歌唱实践中,紫阳民歌形成了他极为丰富的题材内容,从古至今,举凡劳动,时政、生活、爱情、游乐、玩耍、历史故事、悲欢离合都已成为表现的对象。同时,在适应不同题材内容要求的前提下,在不同生活环境,生产方式,民间习俗的影响之下,紫阳民歌形成了以上这些多样化的题材形式。涵盖了全民族音乐文化的共性,又以它在形式和音调方面形态体现出环境和地域的个性。
紫阳民歌曾在81年进行搜集、整理,已编辑成册的有828首。其中号子22首,山歌225首,调子218首,社火歌曲29首,风俗歌曲19首,宗教歌曲93首,新民歌222首。后经挖掘、搜集到了大量流散在民间的曲调,现存曲目总数已达到5028首。
“民歌本来就姓民,民歌要唱人民心;如若不唱心中歌,高山流水无知音”。紫阳民歌就是基于人民对生活的歌唱,对社会的歌颂,是来自人民内心的声音,才能使它们深受群众的喜爱,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四、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紫阳地处陕西南部,汉水上游,大巴山北麓,东经108°106′—108°43′、北纬32°08′—32°49′。地形南宽北窄,形似枫叶。东邻安康、西接汉中,北连汉阴,南与四川、重庆交口。占地2204平方公里,境辖10镇15乡,有人口35万,以汉族为主,兼有回、满、藏、土四个少数民族。紫阳万山综错,河溪密布,汉江横贯东西,任河纵横南北,“三山两谷一川”的地貌特征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构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的悠然环境。紫阳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号紫阳真人)而得名(公元 1510年)。“紫气东来,阳光普照”,境内南北植物荟萃,矿产资源丰富,桑、麻、桔、茶、盐、铜、铁、硒无处不藏,且紫阳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地理奇观—特利奇笔石带序列地质保护剖面,被国内外称为“笔石胜地”。
“西来汉水吞巴水,南入秦山接楚山”紫阳自古为通往蜀地的咽喉,而今依然如斯。水路交运通达,人文资源云集。钟灵毓秀的山水,最佳适宜的气候,蕴藏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勤劳、淳朴的紫阳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紫阳凝重的历史,繁衍出独具特色的紫阳民歌。
分布区域:A、号子:船工号子、装卸号子、搬运号子多在汉江、任河、渚河、汝河等沿岸一些较大的集镇,如:城关、洞河、向阳、焕古、汉王等地。抬石、打夯、抬丧主要流传于低山区。山歌号子大都分布在中、高山地区,如毛坝、麻柳、斑桃、界岭、东木、燎原等地。 B、山歌:除县境内蒿坪、汉王外,各地均有。C、小调:遍布全县,以低山、川道最广,如城关、洞河、向阳、蒿坪、汉王等地。D、宗教、风俗歌曲:各地均有分布,但因信仰习俗不同而各有不同。有祭坛、端公、烧香、哭、嫁。E、紫阳曲子:主要分布在几个较大的集镇,如焕古、向阳、高桥、红椿、汉王、蒿坪、毛坝、洄水等地。 F、花鼓子、八岔:主要流传于县城、汉江、任河周边集镇。G、童谣及新民歌:数量不多,各地均有分布。
五、主要价值
在中国音乐史上,紫阳民歌虽不如云、藏以及陕北民歌影响之深远,但紫阳民歌独有的南北兼容性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种,是紫阳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结晶,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手段。著名文学评论家肖云儒先生曾指出:“紫阳是陕南文化标志性的窗口,紫阳民歌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颗奇葩”。紫阳民歌旋律优美动听,犹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肺。紫阳民歌语言风趣幽默,直抒胸臆,方言韵白似川、似楚,韵味无穷。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共收录紫阳民歌96首。紫阳民歌曾被中央军委选中,在《海峡之声》广播栏目中对台播放。2000年,曾被美国一家卫视台在《中华一绝》栏目中播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对紫阳民歌做过专题报道。陕西省音乐学院把紫阳作为民歌音乐的示范教学基地,并把紫阳民歌编入院部教材。特别是由紫阳方言演绎的紫阳民歌剧《嫁嫂》的成功推出,一举奠定了紫阳民歌在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席之地。近年来各大新闻媒体、影视作品纷纷采录和报道紫阳民歌,使紫阳民歌日趋显耀。顾而,紫阳民歌在中国民歌史上有其较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人类史上有其较高的历史价值,在反映陕南人文生活和精神风貌上有其较高的实用价值。
六、濒危状况
一是紫阳民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地域特色日见消退,亟需抢救和保护;二是20世纪80年代能够从事民歌演唱在档的252民歌手,现仅有12名,且年事已高,民歌艺术人才出现断代危机。三是大量原生态民歌散落在民间,民歌文化资源流失严重。四是缺乏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保护和开发工作难度很大。
七、保护计划
目前资金投入情况:自2002年起县委、政府把“民保工程”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每年拨付专项资金5万元用于紫阳民歌的搜集、整理、普及、调研工作。同时为包装打造民歌品牌,每年用于各项文化活动经费近15万元。
(一)主要保护内容
紫阳民歌的保护主要在传承、普及、提高上,我县县委、政府组织成立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文化旅游局负责制定保护十年规划,管理,督导工作。
1、组织成立紫阳民歌研究会,负责搜集整理紫阳民歌演唱、发展的历史资料,完善紫阳民歌特色体系研究,制定紫阳民歌发展方向和步骤。
2、整理、普查资料,续编《紫阳民歌》第五、六卷。
 3、编制紫阳民歌建材实施民歌进课堂计划。
 4、加强对紫阳民歌的理论研究工作,培植后续创作人才。
5、组织建立民歌演唱团,定期开展民歌调研活动。
 6、建立紫阳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机构,培育市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7、组织编写反映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工作的民歌剧,拓展紫阳民歌的演艺方式。
8、继续保持一年一度的民歌赛事活动,使紫阳民歌大赛逐步发展为陕南民歌赛、西部民歌赛。
9、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民歌文化保护评比活动,命名一批民歌示范乡镇。
10、建立健全紫阳民歌《名人录》,达到家传、师传相结合的共融局面。
(二)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2001年3月,组织成立了“紫阳县申报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领导小组”,由紫阳县文化旅游局负责牵头实施申报工作。
2、2002年县政府把民歌保护工作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3、2003年7月,由县委、政府主管领导负责成立“紫阳县民间文化工程保护委员会”,负责对紫阳民歌的搜集、整理、传承、普及及发展。
4、2003年10月,县委、政府将紫阳民歌作为“一县一品”绿色文化工程项目进行着力打造。
5、2005年3月,县委、政府将紫阳民歌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
(三)、五年保护计划
 2006年:完备紫阳民歌的史料,编写民歌教材,及声像教辅资料,实施民歌进课堂计划。组建紫阳民歌协会。成立紫阳民歌文化产业发展公司。
2007年:整理普查资料,编印《紫阳民歌》第五卷。
2008年:组建各乡镇民歌合唱团。编创紫阳民歌剧并推上银屏。
2009年:编辑出版《紫阳民歌》第六卷和紫阳民歌研究成果文集。
2010年:完成实施民歌发展产业化过程。
(四)五年保障措施
1、组建成立紫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将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2、制定了紫阳民歌文化发展十年规划。
3、编写了紫阳民歌教材及声像资料,实施了民歌进课堂、进机关工程。
4、确立了一年一度的民歌大赛议程。
5、组建成立了紫阳县民歌乐演唱团。
6、筹资建设了紫阳县音乐工作室。
7、颁布了紫阳民歌保护实施细则。
8、展开了紫阳民歌文化的招商引资工作。
9、确立了紫阳民歌文化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之一。
10、筹建紫阳民歌音乐研究会。
(五)建立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非物质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根据紫阳县文化发展的十年规划,逐步建立起传承、普及、发展紫阳民歌的有效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机制;社会广泛参与机制;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人才战略培养机制。
(六)主要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2006年至2010年)
1、购置采录机、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等保护设备经费20万元;
2、整理民歌资料,建立文字、曲谱文本和电子档案库50万元;
3、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控制性保护,建立民歌保护标识20万元;
4、年年全县原生态民歌大赛10万元;
5、编排传统紫阳民歌剧5万元;
6、民歌文化宣传推介20万元;
7、开展民歌专题研究,出版研究成果,宣传民歌文化25万元;
8、开展民歌进校园工程(师资培训和教材编印)8万元;
9、建设民歌保护示范乡镇(单位)并开展评比活动8万元;
10、拍摄紫阳民歌剧电视或电影50万元;
11、组织国家一流词(曲)作者和演唱者包装紫阳民歌100万元;
12、编排一台民歌精品节目进行市场演出80万元;共计386万元。
八、传承谱系
班首王安银,男,1962年12月生,紫阳县界岭乡双泉村农民,初中文化,中共党员。王安银多才多艺,德艺兼备。他会打锣鼓、吹唢呐、知客主事说酒礼,会唱多种民间曲调。犹以通山歌、孝歌和花鼓子著称。主事习俗以传承民间习惯和礼节为主。所唱词曲以喜庆,哀怨中充满了规劝、教化的民族美德。王安银在上小学时就迷上了民歌。常以上山劳动为由,听山民唱歌。好赶喜、丧场合。通宵达旦跟随歌师学唱。因上进好学,悟性高,记忆强、音色好,从14岁起,便能在不同的场合、不同时代,不同人家随机应变,即兴编唱,深得乡亲称赞。自1990年起倡导组织起由5人组成的益民俗乐班。专供农家喜丧习俗之需。该班在陕川毗邻地区深受欢迎,营造了农村精神文明的良好氛围。
王安银自小深受父亲王自富的影响,十几岁后受社会影响,他主要师从苟永吉、苟永云、李智盛等民间歌手。早在20年前便远远超过了师傅们。他善于相互传教,跟陈一潮学会了吹唢呐。先后带出了陈一潮、陈正潮、李长庚、王正值、彭贵久、李永秀、李永莉等一批年轻徒弟。
九、相关器具及作品
书籍:1978年,我县出版了第一本《紫阳民歌精选集》,收入二百一十首紫阳民歌。此后为了更好继承民间音乐遗产,完整地保存我县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料,县文艺工作者对紫阳民歌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并于1981年出版了《紫阳民歌》一书共四册,收录紫阳民歌八百二十八首,是展现紫阳民歌的珍贵文献。后经过不断地挖掘,搜集到了大量流散在民间的曲调,现紫阳民歌曲目总数已达到5028首。
 近年来,我县开展了“紫阳民歌进课堂”活动,并于2004年组织专人编辑了中小学生《紫阳民歌教材》(50首),发行20000余册。
民歌剧作品:从紫阳民歌剧的产生至今,在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共创作出了《王二嫁嫂》、《牧羊恋歌》、《三请吹鼓手》、《异地乡音》等18部作品。大都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也在各级调演、展演中多次获奖。
音像制品:
1、1981年,共计156名民间艺人参与录制了原始紫阳民歌录音资料36盘,共64个小时。
2、上世纪80年代,全国多家电视台合作拍摄《西部之声》歌舞系列片,其中多集有紫阳民歌。1987年,陕西电视台拍摄《茶乡新歌》专题片在省电视台多次播放。
 3、1999年,西安电视台国际部来我县录制《紫阳民歌》专题片;以介绍紫阳民歌为主,该专题片已通过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后又被美国克拉斯卫视播映。
 4、2003年,由我县县委县政府、安康市电视台为总策划录制了《紫阳茶歌》VCD光碟一盘(56分钟);全国发行量10000张。其内容涵盖了原始民歌、小调、花鼓子、通山歌、新民歌 (独唱、对唱、组合、紫阳民歌联唱,摇滚民歌),是一张能够较为全面地表现紫阳民歌风格的视频音像资料。
5、2004年,由我县汉剧团、县电视台自行录制的《茶乡飞歌》—紫阳民歌演出专集VCD光碟(48分钟)内容包括汉江号子、八岔、花鼓子、山歌、紫阳民歌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