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品赏析>文学天地

舌尖上的茨沟(作者/金静)

作者:文章来源:发布是时间:2016-05-19 02:31字体大小:【
        茨沟有山,山俊俏,层层叠叠,绿得一尘不染;茨沟有水,水清澈,涓涓潺潺,静静地流向远方,山山水水,如诗如画,茨沟就这样在大山深处生动而鲜活。
        秋高气爽,阳光怡人的上午,我们安康作家采风团一行十余人来到茨沟镇老庄中心社区,参观新建区、改造区、连接区三个板块。整洁的道路,高高的的社区防洪保安河堤,白墙灰瓦,漂亮大气的两层结构陕南民居,初具规模的新农村社区让人惊叹!《陕南移民大搬迁》给这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在茨沟老庄中心社区街道上,不时有广告招牌跃入眼帘。“豆腐宴xx号”,热情健谈的向导抓住时机开始介绍:茨沟镇山大海拔高,气候偏冷,平均日照时间长,作物生长慢,吸收的营养物质充沛,土壤,水质无污染,非常适合黄豆生长,黄豆质量好,磨出的豆腐鲜、嫩、滑、爽口;茨沟人做豆腐的工艺有三辈人之久远,点豆腐的卤水不是用通常的石膏粉,而是特有的做浆水菜的发酵水——“浆水”,做出的豆腐更可口;曾经有一个香港老板花几万元买一个石磨回去装饰酒……我正听的入神,向导招呼说:“到了,到了,就是这家”!抬头一看招牌:“茨沟19号豆腐宴”几个大字很醒目。
        我们就餐的地方在二楼,十六人的豪华包间大圆桌上摆满了十几道豆腐菜肴:咸鲜的小葱拌豆腐、酸辣卤豆腐干、五香豆腐卷、千张豆腐……细、嫩、滑、香,原汁原味,所有入口的豆腐一菜一味,完全没有豆腐的豆腥味和烟熏火燎的味道,茨沟豆腐宴太好吃了!
        我们这帮资深“美女作家”——茨沟镇领导给我们的美称(这次采风去的安康作家女士居多),一边品尝,一边赞不绝口。热菜上桌时掀起一阵赞美的高潮——菊花豆腐金黄酥脆;白菜蒜苗煎豆腐里的白菜脆甜,煎黄的豆腐暄软,青青的蒜苗段很养眼;春饼豆腐渣辣子上桌时,大家久久不忍下箸,春饼摆放的就如一片一片蝴蝶兰美丽欲飞,中间的豆腐炒渣辣子干香味回味无穷;铁锅鱼头泡饼煮二十分钟左右后鱼头鲜嫩,硬面薄饼吸收了鱼头的汤汁,滑、韧、香……我拿着相机拍下一张又一张画面。
        每一道菜,都是一个创意;每一道菜,都是一件艺术作品,我从来没有想到,普普通通的豆腐在茨沟人的巧手下,变化成这么多精美的菜肴,不管是创意、刀工、火候、摆盘造型,绝对一场美食盛宴。
经过了解得知,酒店老板徐加军曾经在天津做过十年大厨,他热爱美食,勤于钻研各种菜肴,厨艺精湛;老板娘汪成梅女士曾在天津做过饭店管理,有丰富的管理经验,2008年茨沟开始修高速公路,夫妻俩看到商机,于是回乡创业,开办金桥饭店,自创“豆腐宴”,“豆腐宴”用料考究,所有豆腐是茨沟本地农家用石磨磨成豆浆,再用浆水点制而成。石磨做的豆腐无异味,口感好;豆腐干一定是慢火熏制十五天左右,没有难闻的烟火味;鱼头泡饼用的鱼是从当地的谭坝水库购买的野生鱼,没有泥腥味。从营养角度看,豆制品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优良蛋白质,并且不增加脂肪,是替代肉类的食品,符合现在的健康饮食需要。成功源于细节,徐加军和汪成梅夫妻夫唱妇随,生意越来越红火。
        茨沟高速路通车后,天涯变坦途,过去从安康到茨沟,坐汽车要四个小时,2010年西康高速正式通车,安康到茨沟只要40分钟左右,便捷的交通打开了茨沟和外界交流的大门,茨沟镇政府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建设“豆腐宴”为特色的农家乐一条街,徐加军夫妻抓住机遇扩大规模,迁到现在的地址,酒店档次提高,菜品更丰富,制作更精细,慕名吃“豆腐宴”的人也越来越多,近在安康,远在西安,“豆腐宴”的知名度,向外迅速传播。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茨沟山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原生态的豆腐制作工艺,绝美的“豆腐宴”,不仅给茨沟人带去蓬勃商机,也给外地来旅游的客人带来美食盛宴的享受,茨沟“一日乡村游”因为“豆腐宴”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