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品赏析>文学天地

母亲的升子(文/赵攀强)

作者:文章来源:发布是时间:2017-05-08 12:40字体大小:【
    虽然母亲已故二十余年了,但母亲的那口升子却令人记忆犹新。每当想起母亲,自然就会想起那口升子,因为它记录着当时家庭的生活及人生的风雨。

  升子是过去陕南农村常用的一种量具,主要用于盛装粮食,由五块木板组成,周围为四块梯形木板,底座是一块方形木板,口大底小。十升为一斗,一斗为三十斤,一升大概可以盛装三斤粮食。

  那时生活困难,家中没有余粮,尤其是白米细面更是少得可怜。陕南人热情好客,家中来了客人,即使没有好米好面,也要通过佘借招待客人,等到自家有了新米新面再去归还。还有,农村大凡小事送礼,送的主要也是粮食。在这借来送去的过程中,升子发挥着重要的承载作用。

  母亲的升子是什么时候有的?已经无人知晓,据说是从祖母手上传下来的,它是由上好的木板做成,但由于几代人长期使用,被磨得油光亮滑,俨然成为一件工艺品。

  那天,三舅来了。母亲想做顿白米饭好好招待他,可是家中已经没有米了。父亲在堂屋陪三舅聊天,母亲则拿着升子悄悄从侧门出去了,不一会儿就借回一升米。农村有种“升平斗满”的说法,意思是用升子装东西装到平口就行了,而用斗量东西必须高过斗口,装得满满的。这回借的自然是平平的一升米,但是过些天还米时,母亲却把升子装得满满的。我有点不高兴了,说借多少还多少,为什么要还的这么多呢?母亲对我说,做人要厚道,不能斤斤计较,在你困难的时候人家帮助了你,应该心存感恩,知道报答,借平还满,心里才会踏实。

  记得这是周日,表姐来了。表姐长辫子大眼睛爱吃油馍,母亲很喜欢,她想做顿油馍给表姐吃,可是家中白面所剩无几。哥哥在堂屋陪表姐说话,母亲又拿着升子从侧门出去了,不一会儿功夫就借回一升平口麦面。母亲做饭的手艺百里挑一,油馍烙得白里透黄,表姐吃的心花怒放,我们自然也沾了光。到了还面的时候,母亲还是把升子装的满满的。这也就罢了,令人想不通是她竟然把特级粉还给了人家。那时农村推磨,麦子至少要推三遍,第一遍用面箩筛出的是特级粉,后面几遍推出的就是普通粉了。特级粉既好又白,普通粉要差一些,借面一般借的都是普通粉。我说,特级粉还给人家有点可惜,母亲对我说,邻里之间要互敬互爱,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我们要时刻记着别人的好处,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啊!

  大哥结婚那天,村里家家户户都来恭贺。村上那个困难户也来送礼了,礼房先生凑在母亲耳旁悄悄说,这家伙送来的那瓶柿子酒其实是一瓶水。母亲微笑着说,就在礼簿上写一瓶酒好了。后来遇到那个困难户家里过事,大人安排我去送礼。我说,我们也装上一瓶水送去算了。母亲生气地说,咋能这样想呢?当时人家有难处,只要人来心意到了就行了,不要老记着那瓶水的事。我们要记住别人的好处,不能老记着别人的不足,何况我家的日子比他家过得好些,我们应该时刻关心他帮助他,而不能歧视他记恨他,做那种以牙还牙的事情。说完,母亲找来一个空酒瓶,灌满一瓶柿子酒。然后母亲又拿起升子,装满一升玉米倒进我的书包,让我去那家上事。

  母亲的升子不仅自己用,还经常借给邻里用。后来,时间长了,升子用坏了,母亲就拿着祖传的一只香炉当升子。说来也巧,那只香炉的大小和升子的大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香炉更漂亮,更珍贵,是一件青花瓷做的工艺品。母亲弥留之际,我不在身边,她老人家一再叮嘱姐姐,要把香炉交给我。

  我知道,母亲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香炉,而是那口升子,那里有母亲的生活,母亲的故事,还有母亲的人格,母亲的教诲,更重要的是有母亲的精神和我们的家风,她想让我将其好好保存下来,留给自己,传给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