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品赏析>文学天地

镇坪见闻录(作者/丁小龙)

作者:文章来源:发布是时间:2018-05-16 01:43字体大小:【
     当大巴穿过关中平原,经过重重隧道,绕过山山水水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陕西最南端的县,也被称为“国心之县”的镇坪。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位于镇坪的鸡心岭为陕、渝、鄂交界点,是中国版图的“自然国心”,所以享有“国心之县”的美誉。
     也许是因为自己长久生活在关中平原的缘故,所以莽莽巴山,层峦叠嶂,满眼云蒸霞蔚的自然景象给我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撞。之前也对这里的人文地貌有所耳闻,然而,当真正地身临其境时,才发现文字或影像上所提供的间接感受,到底没有直接感受来得那么真实有力。其中的一个细节就是,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几乎都会听到汩汩的河流声,像是蕴藏在山峦背后的轻声低喃,叙述着过去与未来的故事,而这里的神话与传说也被河流带到了更远的地方,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作为小说作者,我对这里的人与这里的故事有着天生的兴趣。我想知道的是,在世界早已现代化的今天,这里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这里的故事有着怎样的独特性与普遍性。只有真正地读懂了这里的人,才能真正地理解这片土地的灵魂,才知道未来的发展之路该驶向何处。因此,我珍惜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喜乐悲苦,也因此更了解山水之间的精神内核。
     第一天,参观了陕西小石茶有限公司位于镇坪县牛头店镇的厂址,这是我第一次观看小石茶的生长与加工的场所。后来,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对小石茶的生产过程与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小石茶是生长在平均海拔1615米的大巴山上,常年云雾缭绕,雪水滋养着大山里的万物草木,茶树汲取着大巴山的灵气。与此同时,这背后也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因为从古至今,与石共生的茶,均成了品质卓越,品格高逸的代表,小石茶的茶园中不乏百年老树,其中年龄最长的可达300多岁,而这与镇坪古盐道的兴盛期也不谋而合。
     小石茶的背后,则是品牌创始人石海君的故事。
      石海君出生于镇坪县牛头店镇国庆村,小时候因为贫困与饥饿,他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向往城市生活,去更大的世界闯荡,不再回到这个穷乡僻壤。后来,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外闯荡,积累了名声与财富。然而,童年记忆中的山水鸟兽常常出现在他的梦境。于是,经过最后的抉择,他选择尊重自己的内心,于是重新回到了镇坪,开始了自己的茶叶生意。经过几年发展,“小石茶”高山有机茶园,从最初的1000余亩发展到如今的4000余亩,成为“国家级高山茶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而石海君也成为陕西商界的一颗耀眼明星。而他的梦想不止如此,他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来回馈这块生养他的土地。在他的设计中,未来的小石茶将是一个农业观光园,一条茶叶产业链,一个可以帮助家乡脱贫致富的天然宝藏。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靠着脚步丈量着这里的土地,遇到了一些人,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后来,我们了解到,通过几年的发展,镇坪县创新推出“一村一企一产业”的脱贫模式,依托企业拉动贫困户创业脱贫、增收致富,同时又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实现了农企双赢。这种创新模式也更大程度地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让扶贫工作更大程度上落在了最细处、最实处。
     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名叫邹文玲的坚韧女性。我们是在一个刺绣室见到邹文玲的。当时,墙上挂着几幅她的刺绣作品,与我想象完全不同,她是在身体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却相当娴熟地完成了这些作品。在她的眼中,是经历过种种苦难磨炼后的清澈与明亮。后来,我们才知道,在5岁时,邹文玲经历了一场噩梦般的灾难——因为一次意外,在家中被大火烧伤,失去了9个手指,整个家庭也因此处于崩溃的边缘。庆幸的是,邹文玲最终还是从噩梦中清醒,坚韧倔强的她发誓不会成为家庭的负担累赘。后来,她学会了刺绣,并且爱上了这门工艺。这样一绣便是6年,由于她的做工细腻,针脚均匀,有着很好的观赏价值,所以每幅刺绣都有着很好的销路与价格。这样的经济回报更坚实了自己的选择,整个人也变得乐观而又自信——劳动使人美丽。她曾调侃地评价自己的人生是“一指禅走天下”。
     另一个让我感兴趣的是“乡村守望·我在镇坪有块田”土地认购项目。在相关人员的介绍下,我们知道这个项目是通过让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在镇坪认购贫困户的土地再回收所钟农作物的方式,转变传统捐助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就地创业实现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刚看到这个工程,也觉得新鲜,同行的几位作家当场认购了一块田。之后的一年里,在自己家中,通过手机就能看到这块田的生长状况,可谓将山水风光带到了城市生活。这种创新的公益项目,采用订单扶贫、项目扶贫、精准扶贫的理念,以带动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带动取代捐助,助力农民就地创业,把城市的爱心带到大山去,把大山的健康带到城市里,让城里人吃的更健康、更放心,让山里人劳动价值最大化。这个项目本身就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为脱贫致富展开了另外一种可能,提供了更多的角度与可能。
     除了上述之外,我们这几天也深入地了解了镇坪几个代表性的工程。比如,在中组部的安排下,中国药科大学开始对口帮扶镇坪县,已建成中药材种养基地14个,带动农户4000多户,留存面积18万多亩,初步实现了学校、企业与农户三方共赢目的。再比如,在互联网时代,镇坪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用多种形式,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与工作形式,逐步形成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大网络。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这里的商品,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可以销售到各个地方,甚至是国外,于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镇坪,也让镇坪的潜力有了更大更多的发挥空间;另一件事情就是注重企业的文化品牌建设,比如,在安康腾展公司养殖基地,在乌鸡脚上安装脚环,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乌鸡的品种、生长环境、喂养饲料等信息。
     积极地拥抱现代化让未来的镇坪也有更多的可能。
     在从秦巴山地返回关中平原的路上,我仔细地回想在镇坪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我知道,这些经历也将成为我故事的重要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