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题专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健康知识】冬病夏治误解不少

作者:文章来源:健康时报发布是时间:2019-09-02 14:25字体大小:【
       三伏天“冬病夏治”成了热门的话题。
  其实,在专家眼里,“冬病夏治”公众存在不少的误解。
  “冬病夏治”真正要传递给大家的是中医千百年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
  可惜大部分人都理解错了。
  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主任委员、中日医院中医肺病一部主任医师张洪春说,所谓“冬病夏治”,并不仅仅是字面上所指的“冬天容易生的病在夏天进行治疗”,而是指对于阳气不足或正气虚的患者,利用夏天这样一个天气最热的时候,一个脱衣服不容易受风寒感冒的时间进行治疗。当然,所选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只是三伏贴一种,更不只局限于夏季施用。
  三伏贴治呼吸系统疾病最有效
  慢阻肺、哮喘是冬季常发的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由于冷空气的不断刺激,更容易反复发作。
  中医认为“冬病”是阳气不足,导致寒从内生。“冬病”的人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加上冬天外界气温天寒地冻,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这就如同我们晾衣服,阴雨季节,衣服半个月都不干是一个道理。到了夏天,外面暑热骄阳,体内也是阳气升散,那些“积寒”会趋向于后背发散。
  “后背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所,为一身之表,此时体内的积寒容易被驱散。所以在此时在背俞穴,比如双侧肺俞、心俞、隔俞贴敷,对治疗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张洪春说,这也是三伏贴最早也是最有效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最重要的原因。
  “在五六十年代,此类病人在我国非常普遍,且无特效方法可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于1955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将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规模化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同时把古法所用的外用制剂命名为‘消喘膏’”,张洪春介绍,这种简便又廉价的方法因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疗效显著,非常受欢迎。
  但自此以后特别是近期一段时间,三伏贴治疗各种疾病的消息便铺天盖地而来,有用三伏贴治疗关节炎的,还有用三伏贴美容的,似乎三伏贴可以用于治疗所有的疾病,所有的人都适合用三伏贴治病。
  其实,三伏贴并不是万能贴,也不是人人适用。“因为需要激发阳气,三伏贴中一般都含有白芥子、生姜等刺激性药物,如果本身皮肤很敏感,容易起泡,或者是对胶布过敏者就不适合贴三伏贴”,张洪春提醒,有贴敷需求却皮肤敏感的患者可尝试拔罐、艾灸、小儿推拿等其他方法达到驱寒除湿的效果。
  三伏贴的治病原理有二,即天人合一与冬病夏治,其源头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主要是借助特定的药物,通过穴位、皮肤、毛孔深入人体补充“阳气”,待到冬天来临,就可以减少所谓“冬病”的发作。
  也就是三伏贴不是直接治“冬病”,而是通过给人体补充阳气再由“阳气”来抵御、治疗“冬病”。
  “再通俗点说,就是要预防冬病就要在夏季积攒足够的阳气。像伏阴较重、寒湿偏重的人,平时用红糖姜水替代白开水,或是吃点羊肉等辛温的食物,也可将皮腠的寒邪及时排出,作为排出体内寒邪、养阳气的好方法”,张洪春说。
  冬病夏治不只有三伏贴
  提到“冬病夏治”不少人首 先想到“穴位敷贴”,实际上,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包括了针刺、艾灸、拔罐、走鑵、刮痧、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等其他中医中药诊疗技术。
  “中医的精髓和可贵之处就在于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针对不同的病人、病情加以施治,才有利于病人康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阎兆君举例,比如多年反复的哮喘病人常常伴有焦虑、失眠等问题,不仅要依靠贴敷的作用,也需借助针灸,通过调动人体自身的功能来提升治疗效用。
  不仅形体病、外感病,身心病证也可以运用夏治技术。“临床上我常使用揿内针,辨证选择3~5个穴位,刺入皮下,两天内自己取下来就行,对穴位刺激较长久,效果也挺好”,阎兆君说,如果是实证的抑郁比如有叹气、胸闷不适、腹部胀满等症状还可以拔罐,虚证的抑郁如神情不振,疲乏无力等,就要用艾灸。
  “有些身心疾病患者,如果排斥很多治疗措施,根据中医《内经》四气调神理论,顺应自然界天时规律,保证夜晚睡眠质量,早晨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保持愉快,切勿发怒,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美好的事物志趣浓厚,适应夏季气候,保护长养正气。推荐他们适当接触阳光,阎兆君说,足太阳膀胱经贯穿人体后背直至脚趾,且最易吸收太阳之气。早晨或上午阳光温煦的时候,找一个避风的地方,让阳光沐浴后背。选择合理的阳光浴的适当时间和阳光照射的强度,同时一定要把头遮住,因为头为诸阳之会,阳气最足,如果暴晒,则会引火上头,变得烦躁,血压也会升高,务必避免中暑。
  有些顽固性皮肤病在此时治疗也是好时机,方法以“泡洗”为主。
  比如,到了秋冬之时常有人因为自己手足皲裂而痛苦不堪。“中医认为,手足皲裂是由外感湿热,日久湿毒不化,血虚风燥所致。在夏季,应用中药浸泡防治手足皲裂,事半功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慧敏解释,这是因为盛夏“伏天”,人的全身毛孔开泄,此时中药浸泡可使药物透达皮肤深处,药物的作用充分发挥,湿热之邪得以发散,气血疏畅,肌肤能够得以濡养,所以到了秋冬季节,肌肤也能保持滋润。
  上海曙光医院皮肤科沿用名老中医处方及自制的中药“百荆颗粒方”,能治愈不少冬季手足皮肤粗糙、皲裂患者。三伏天期间,患者可用“百荆颗粒方”加米醋浸泡,每日浸泡患病的手足半小时,十天为一疗程。
  冻疮在夏天时也可积极防治,当年冬天也可见效。张慧敏说,在临床上他常会辨证论治为患者开些中草药,再指导患者回家后泡洗。
  方法很简单,就像洗桑拿浴一样,将煎好的中药液倒入40℃左右温水盆中,再准备一盆4℃左右冷水,先将患处放入到有中药的热水中浸泡5分钟,再放到冷水中浸泡5分钟,冷热交替反复3~4次,最后以热泡结束即可。
  脾胃病夏治还得靠汤药
  “冬病夏治”作为预防保健治疗,外治法最受青睐。但治脾胃病还得靠汤药,因为一碗药下肚便可直达病灶,最直接所以最有效。
  脾主运化,夏季湿气重,湿毒困脾,堆积在体内,到了冬天的时候脾胃就会发病,所以夏季及时用药把湿浊之气阻挡在体外,相当于从源头上把好了关,这也是中医所讲的治未病的理念。另一方面夏季汗毛孔正开,肌肤腠理开泄,也更有利于湿浊排出。所以脾胃病三伏天调治也是好时机。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是治脾胃病的行家,他认为浊毒内蕴是脾胃病的主病机,主张采用化浊解毒法治疗此病。
  近年来在他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河北省中医院创制了冬病夏治1到8号方,针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出现胃疼、胀、便秘、腹泻的患者,根据不同的病症,辨证施治,起到了健脾化浊、和胃降逆、调畅气机、化浊解毒、平衡阴阳的作用,对治疗和预防脾胃病大有益处。
  当然,单纯吃药也不是治疗脾胃病的最佳方案,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好,饮食调节好,再加上吃中药,这才是最优的治疗方法。
  李佃贵教授说,疾病的生成与情绪有很大关系,生气、郁闷会导致肝气不舒,肝气不舒会导致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则易浊毒侵犯,浊毒侵犯最终导致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自我调控情绪,遇到不快及时宣泄,以免伤及肝脏。
  饮食调理方面,李佃贵教授推荐两个祛湿方:
  一是化浊茶,取藿香、佩兰,各10克,泡茶喝即可。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二药结为对药祛湿效果特别好。如果有便秘的问题,也可以加点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决明子。三药合用化浊解毒功效更强,可引毒从大肠排出。
  二是用祛湿粥。根据食量取扁豆、薏米、莲子、绿豆一起熬成粥,每天喝一碗即可,有健脾利湿之效。
  治病不分季节对症最好
  有些患者常抱怨,一不留神错过了三伏天治冬病的好时节,怎么办呢?没关系,冬病冬治也不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开展的冬病冬治,采用特色自备药物进行冬病防治,连续4周一个疗程,穴位敷贴每周1~2次,穴位注射每周2次。一般建议连续治疗3年。
  中医灸法是此季甚为盛行的进补方式,灸法理疗能够起到温阳补气的作用,对一些顽固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治疗功效。
  比如,将点燃的艾条放入艾灸盒熏特定的穴位,并且配合外用的中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就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可以补气养血,是最容易掌握并可以居家自疗的方法。常用穴位有关元穴、中脘穴和足三里穴,每天用艾条灸10~15分钟,可以发挥温补脾肾,促进脾胃运化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冬至是阳气升发的第一天,自此后人体内的阳气渐旺,如果此时以辛温散寒、活血通经、提振阳气的方法进行治疗,也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所以可以减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季好发病的发生。
  平时体弱,易感冒,或患病后致使身体虚弱的小儿也很有必要在冬至时调补。
  中医上还有一个说法,叫“夏病冬治”,这是因为寒冬季节万物封藏,阴气最浓厚,而夏天会加重的疾病多为阴虚阳亢的病,所以在冬天加紧养阴,夏天时症状就会减轻。
  阎兆君说,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因为甲状腺分泌过多,致使代谢旺盛,产热多,冬天也不怕冷反怕热。冬天进食一些滋阴降火的龟、鳖、鸭肉等食品,必要时再服用丹栀逍遥丸或知柏地黄丸,来年夏天时病情就会减轻。
  那有人问了,为什么没有“夏病夏治”之说呢?
  这是因为夏季病症多兼有暑热或暑湿,一般只能治标,或清暑热,或化暑湿。而且患者常饮食减少,舌苔黄腻,不宜服食补益药物;而中医治病又非常重视“治病求本”,只有扶助正气,才能外驱邪气。因此,欲使夏季疾病除其根,最有利的时机只有在冬季培补。
  其实,无论是冬病夏治,还是夏治冬病,归根结底讲的是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天时,“治未病”维护正气。“既发之时治其标,未发之时治其本,冬病夏治有助于相关疾病病症减轻或消失,冬三九、夏三伏是中医优势特色防病治病的有效途径的一部分,因循季节气候,切合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只要对证、对体质、对气质,有效安全即是最好的治疗。”阎兆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