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东来,阳光普照,紫阳是个好地方。位于大巴山北麓、汉江上游的陕西省紫阳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人文底蕴深厚,是一片会唱歌的土地。紫阳民歌渊源流长,兼容并蓄,柔美精致,别具魅力,是山野原生民众心灵世界建构和精神活动展开的主要方式,是最能体现紫阳乃至陕南地域文化精神的经典文化符码,是民间艺术殿堂的大雅。2002年,紫阳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歌之乡”;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歌)”;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紫阳民歌列入其中。
“山歌亲哎,土里长来土里生。掏心话儿口头语,我爱唱来你爱听,高山流水有知音。”千百年来,勤劳坚毅的陕南紫阳人民耕耘脚下热土,在劳作中孳生文化,在生活中衍生文化,在乐趣中原生文化,紫阳民歌如山花开似锦,艺苑展奇葩,为秦巴紫阳打造出一张精美璀璨的艺术名片,让紫阳名头扬天下。山歌不唱不开怀,山歌不唱冷楸楸,紫阳人以歌咏唱劳动,以歌赞美生活,以幽默、自在的心态,质朴无华的情感,无技巧之技巧的艺术表现,创作出敞亮爽贴的原生态民歌,其葵倾天籁般的流风遗韵登陆中国民间艺术的殿堂,2002年,紫阳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歌之乡”;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歌)”;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紫阳民歌列入其中。
在紫阳这块热土,有了先民劳动生活的足迹,便有了紫阳民歌的开端。正如民歌所唱:“立春唱到谷子黄,日月多长歌多长。”山歌生长在山里才叫山歌,山歌只有山里人唱出来才爽朗。山里人唱山歌是与劳动生活紧密相关的,一天不唱喉咙发痒,一时不唱日子就显得冷秋秋,好久不唱便失去了那种自然升华了的精神世界里的优生本能,正如小调《歌声是心声》中唱道:“民歌本姓民,唱的是大众情。不唱不快活,唱起来看言行,歌声是心声”。紫阳民歌的源头在哪里?因地域的封闭,发掘较晚,已无从考据,但汉水文化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断裂,《诗经》“周南”“召南”25首歌谣流传于汉水流域,烁现地方物侯、地理色彩。浓郁的地域文化与南北迁徒移民交融,形成北地南腔、南北融汇的民歌文化特点,衍生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花鼓词、风俗歌等品类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歌,歌曲特色上,创作手法别具一格,歌名多以内容定,句式长短不拘束,曲谱口传心授无蓝本,在传承中因地域文化、方言方音、表达内容不同,形成了“同源流民歌”。
原生态民歌是性灵的歌唱,接山地气,飘野性味,喜怒哀乐,雅俗共赏,为群众喜闻乐见,却也不乏上乘之作,如《高粱调》《送饭调》《挑水调》《摇仙桃》《十对花》等歌曲,都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独特的抒情风格,根据李春平同名小说改编的全国首部非遗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多项大奖,其中就包括最佳音乐奖;从紫阳走出去的歌手彭忠波在“中国青年男高音声乐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银奖,演唱技巧和作品风格都把握的相当到位,得到了现场评委的高度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安银亮相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开门大吉”,现场演唱原生态民歌,赢得满堂掌声喝彩。从上个世纪50年代陕西省音协和音乐院校的专家、教授在紫阳采风发现,紫阳民歌开始由山野田间向外界传播,引起高度重视,全县刮起民歌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紫阳文艺工作者开始在全县展开大规模搜集整理,辑录传统民歌千余首,油印四辑《紫阳民歌》。2008年,由三秦出版社精装出版了张宣强、李春芳主编《紫阳民歌选编》,结束了紫阳民歌口头和民间流传历史,但也只是浩瀚民歌中的一朵浪花,因为时代在发展,美好生活在继续,民歌也自然会在传承中创新和发展,不老的紫阳民歌不会消逝,它会像长风一样响彻天际!山歌多,山歌长,紫阳民歌到底有多少,只能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了,只有山民自己心中有数:“我的调子装满箩,山歌多如牛毛多,唱了三天零两夜,还没唱完个牛耳朵。”
自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以来,紫阳地方文艺工作者吸取传统民歌养料,民间口头创作与人文书面创作形成“合流”,标志着紫阳新民歌时代的到来。向民间学习,变口书“合流”,作家深入民间,扎根生活,新民歌创作来源于民间,再还原于民间,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传播,从而使紫阳民歌华丽嬗变,如新风拂面,山谷绝响,不绝于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紫阳民歌的叫响,新民歌的创作繁荣与唱响传播,是占了绝对优势的。新民歌创作是老一辈文艺工作者那一个时期最基本的创作态势,尽管带有时代的印痕,但的确是紫阳民歌繁荣的最佳时期,许多传世之作歌声飘过几十年,至今听起来也是新,令人为之动容。张宣强,紫阳本土作家代表性人物,文史研究馆员,中国音协会员,从事文艺创作40余年,曾荣获陕西省社会文化先进工作者、安康市政府“地方文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民歌体新诗作品先后在《人民文学》《诗刊》《解放军文艺》《延河》《陕西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与音乐家陈碧珊合作堪称“珠联璧合”,创作出《山歌长山歌亲》《三月三上茶山》《驾起彩船走汉江》等诸多富有浓郁紫阳味道的新民歌,无论是作词谱曲都是经典之作。刘培森,紫阳本土作家,创作的新民歌先后在《人民日报》《诗刊》《解放军文艺》《歌曲》《群众音乐》等报刊发表,民歌体诗歌《春到茶山一片新》《茶山情》《插秧曲》等作品,不仅被紫阳作曲家李三存等人谱曲传唱,也被一些国内知名作曲家如劫夫、田丰、阮庆沅等人赏识谱曲。田先进、黄群众、项楚乔、吴向元、毛平、李国平等一批新老文艺工作者笔墨饱含深情创作出许多优秀的紫阳民歌。如果从地域上划分,陕南民歌是以紫阳民歌为标识的,许多优秀新民歌被选入大典,《中国民间歌曲》收集了紫阳民歌61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歌》第一集收集了紫阳民歌21首,《全国广播歌曲选》收录紫阳民歌7首,《陕南民歌》主要收录的是紫阳民歌,从而奠定了紫阳是陕南民歌发祥地的文化地域,并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歌之乡”的美誉。
情歌是紫阳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紫阳民歌中多层面的爱情追求描写和刻画刻画,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有展开追求前的彷徨:“姐儿穿蓝又穿青,我今穿个烂巾巾,有心上去说句话,又怕姐儿不做声,一来伤脸二丢人。”有勇敢追求的大胆:“唱个山歌逗一逗,看姐抬头不抬头,马不抬头不威武,人不抬头不风流。”有追求方式的机灵:“吃了饭来把碗丢,乖姐出来把碗收。人多不好把话说,戒指丢在碗里头。”有追求过程中的阻碍:“姐儿住在二家梁,劝姐莫恋两个郎,有朝一日同了路,你一刀来我一枪,惹下祸来谁担当。”有追求进程中的执着:“月亮出来亮堂堂,照见河坝打鱼郎。打不到鱼儿不收网,恋不到姐儿不收场。”辩证的恋爱情态描写充分地展现了人类爱情生活的复杂本性,充满智慧。这里有初恋的羞涩:“心头好似棍打鼓,脸上如同火烧山,好像文官过武关。”也有失恋的苦闷:“花花轿儿抬起走,你看呕人不呕人。”有恋爱的深情:“心想为郎做双鞋,不知尺寸咋剪裁?”也有恋爱的隔阂:“大河万丈都有底,郎的心思难猜疑。”与一般中国文学创作比较,紫阳民歌对爱情的抒写虽然也会涉及社会伦理道德内容,如《兰草花儿绿油油》,但更多地还是强调生理的刺激,如《短命死的好头发》《人人都有十七八》等歌曲,这些歌词很长时期被看作是“酸歌”,但如果从艺术对人性的表现看,正是因为了有了这些描写人性本能的歌词的存在,紫阳民歌才具有了不竭的生命活力。
紫阳茶事活动体现了儒家的乐感文化。以茶为歌,以茶载舞,以茶咏诗,以茶传情,是紫阳人独特的风情。茶歌不仅是紫阳民歌的主打歌,也是紫阳茶文化的主轴。劳者须歌,穷者达言,农家种茶、采茶、焙茶、易茶都是以歌贯穿始终,在茶事中寓劳于乐,寓劳于情,使劳动生活充满快乐情趣。在茶山,唱什么歌,唱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热闹一把,打发那种因肢体动作太单调细微而产生的枯寂。茶和歌互动,让人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愉悦。茶和歌,已成为紫阳人的生命要素之一,是不可缺少的。有歌唱劳动的,如《顺采茶》《倒采茶》两首小调,歌名“采茶”却不唱采茶,“采茶”被用作“起兴”。《顺采茶》从正月唱到腊月,前四段唱的是小郎哥哥要出远门,向情人告别的话语。后八段唱的是小妹的难舍之情,嘱咐小郎的注意事项以及对小郎的思念。《倒采茶》从腊月唱到正月。“腊月采茶下大凌,王祥为母卧寒冰……”“冬月采茶冬月冬,秦琼打马过山东……”。每段唱一个古人或传说典故。这种以“采茶”作为起兴的民歌,恐怕是作为茶乡的紫阳才会有的吧。有歌唱爱情的,形式是茶山对歌,多为情哥情妹相约,以采茶为由头,用对歌来传情,真可谓“采得清茶一篓篓,说得情话一串串”。紫阳山歌调子《有心恋姐你就恋》就是以茶为媒,结下异地情缘:“有心恋姐你就恋,你趁奴家在茶园。再过三天茶采完,郎回湖广姐回家。”有歌唱民俗的,如《手提二封茶》:“小郎打扮一枝花,摇摇摆摆到奴家,手提二封茶。情郎打扮一枝花,摇摇摆摆到姐家,手提二封茶。”以茶为提亲见面礼物,待到水到渠成的时候,而且是一个男人大摇大摆地手提二封茶到女子家提亲,恐怕只有紫阳民歌中的爱情才如此大胆而直白,浪漫而舒畅。紫阳茶歌从古唱到今,从春唱到冬,从白天唱到夜晚,总是唱不够,不唱的话,日子会显得冷秋秋;不唱的话,人就不开怀,生活就没了情趣。
十八大以来,紫阳县的文艺创作者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传唱普及紫阳民歌为己任,用音乐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紫阳特色音乐作品,张宣强、刘培森、田先进、杨银波、余卫、樊光安、张幅会、李运军等作者创作了《喊山》《我爱紫阳花》《家是一支歌》《花大姐》《故乡》《美丽紫阳最宜人》《捧上一杯紫阳茶》《茶乡飞歌》《神奇汉王》《十八盘厢》《木兰风光好》等紫阳民歌,使民歌创作从“断代”中脱颖而出,为紫阳民歌创作再上征程注入了新生活力。文化传播需要付出,更需要载体,近十年来,紫阳县不遗余力向外界推介民歌,扩大影响力,制作出《巴山汉水情》《郎在对门唱山歌》《清乐华吟》等紫阳民歌光碟,编写《民歌进校园》教材,定期举办“欢乐广场大家唱”“万人唱紫阳”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专业文艺团体参加西安音乐会、陕北陕南民歌交流演出等紫阳民歌推介活动,不断扩大了紫阳县的知名度,助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紫阳民歌研究成果丰硕,戴承元《紫阳民歌文化研究》、张宣强《唱歌的土地》、田先进《性灵的歌唱》、杨银波《紫阳民歌音乐研究》等著作,从地理文化、感性认知和曲式特征及文化蕴涵进行了诠释和论述,为紫阳民歌文化构建了理论支撑。
艺苑添新趣,紫阳民歌剧。成立于1958年的紫阳汉剧团延伸至今,在汉水流域汉剧以独特的唱、念、做、打艺术表现方式生存下来,上至汉中,下至汉口,唱汉剧,均是紫阳方言(中洲白),以紫阳的唱腔为标准。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由汉剧团创编的紫阳民歌剧《嫁嫂》在全省文艺汇演中获得大奖,紫阳民歌剧也被省政府评定为陕西地方剧种,《嫁嫂》成为群众“好看、好听、好懂、好学、久看不厌”的节目,民谣曰:“看王二嫁嫂,放下碗就跑”;《牧羊恋歌》参加陕西省群众艺术汇演,获创作二等奖。这个时期,全县共创作出50余本民歌剧,奠定了紫阳民歌剧正式列入地方新剧种的基础,并进入《中国戏曲艺术词典》和《中国戏曲志》,被列入全国地方戏曲剧种。80年代创作的紫阳民歌剧《三请吹鼓手》获省文化厅七项大奖,《桂花树下》《养猪》《盘河激战》等剧目在全市的文艺汇演中获得大奖。特别是在近几年,在经费短缺,演艺人才青黄不接等诸多不利条件下创作、排演了大型紫阳民歌剧《茶山情》《一孝千金》,恢复了传统民歌剧《嫁嫂》,紫阳民歌剧于2017年正式批准成为国家级地方剧种。突显本土文化张力的紫阳民歌舞台剧《茶山情》剧中音乐全部以紫阳民歌为主,由本土音乐家创作原生态的音乐充满张力和感染力,民族管弦乐配器衬托,更显得意蕴悠远,观众在音乐的流动中得到艺术的感染和情绪的释放,把紫阳民歌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唱起山歌赶太阳,河谷唱上摩天岭,立春唱到谷子黄,日月多长歌多长。”人亦老,天亦老,民歌不老!紫阳人爱唱民歌,是浸淫在骨子里深情热爱,只要一唱起民歌浑身都来劲;只要一唱起民歌,心中就升腾起对美好的幸福生活和对明天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