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在陕南巴山深处,一个极度孱弱的生命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上。由于生活异常艰难,吃糠咽菜的母亲没有奶水,他被饿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靠着干婆接济的一瓢又一瓢的大米,他顽强地活了下来。少儿时期,他到河里渠中捞鱼、在崇山峻岭上砍柴、在暴涨的水里捞柴,多次险象还生、差点丢了性命。上初中时,每个周日,他都要背着十四五斤干柴、六斤苞谷糁、一坛酸菜,带上父亲给的五分硬币,爬十余里的山路去学校,这期间,母亲的谆谆教导、三姨的热心帮助,恩师的无私关照,才使他完成了学业考上了地区农校。四年后,他成了大山深处的一名基层干部。在条件艰苦的高寒山区,他一干就是十个年头,工作中,他不畏艰辛,认真负责,追求卓越,与山村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但也苦闷过、无奈过。在此期间,他曾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在山区老乡家里,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拖着疲惫的身体复课备考,终于如愿以偿,进入高校学习深造。他就是享誉安康甚至陕西的新乡土散文作家赵攀强。上述情况,都是他的散文集《留住乡愁》一书的相关篇目中写到的。
《留住乡愁》一书,作家除了忆写童年、少年、青年时经历的如烟往事之外,还用饱经沧桑的中年人的视角和感受写出了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深处的亲人、家乡旬阳的山水风情和发展变化。《留住乡愁》一书中收录的80余篇散文,不论是叙事写景还是议论抒情,作者都能写出自己独到的认知、感悟和见解,把丰富多情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字字珠玑,篇篇精品。读罢《留住乡愁》,感受颇多,但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
“散文写作必须真实”,这是作家赵攀强在《新乡土散文写作必须面对现实》一文中明确提出的观点。在文章中,他对《留住乡愁》一书作了这样的自我评价:“不能说写得好,只能说写得真,每篇散文都反映了自己的真性情。”“不能说写得好”是作家的谦虚之词,但“写得真”确实是一语中的、恰如其分的真心话,也是我读后最大的感受。
《留住乡愁》一书,不管是写故乡吕河镇观音堂村的“乡愁”,还是写难以忘怀的骨肉亲情,不管是描写秦巴腹地旬阳的风土人情,还是叙述刻骨铭心的历历往事,都写得文采飞扬,真实感人。老家的山山水水、古树竹园、老屋磨坊、乡里乡亲;亲人中性格刚烈、脾气粗暴的父亲,善良仁慈、勤劳多艺(特别是厨艺)的母亲,达理贤惠、持家有方的爱人,自强不息、节俭成性的女儿;旬阳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太极城的奇异风景、蜀河古镇的历史文化、山乡的巨变;记忆中情系蜀河古镇的作家陈长吟,走出毛公山的领导干部李哥,山村学校的古板老师“许佬儿”,具有无私情怀的恩师高金珍,身怀绝技的救命恩人哑巴表叔……都让人感到真实可信,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阅读《留住乡愁》的过程中,仿佛作家赵攀强和我面对面交谈,推心置腹,畅所欲言,时常产生心灵的互动和情感的共鸣。在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热爱故乡的赤子情怀和真实情感,这种热爱包括对家乡山水土地和父老乡亲的热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会让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从而饱含深情地描写它,赞美它,讴歌它,怀念它。他写家乡的那些散文,通篇以事实为基础,以情感为主线,无不让人深受感染。
攀强散文的真实,还有一点就是思想的真实,这种思想性是作者对生活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思索和独特的感悟,作者赞美什么?主张什么?批评什么?都能在文中明显地体现出来,让人看得明白,有所领悟。如那些描写家乡山水的文章,多数是作者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赞美,突出了“家乡美”的思想主题。攀强还有不少文章,能够直面矛盾和问题,反映农村目前的社会现实,警醒人们热爱自然,保护乡村,突出了“留住乡愁”的思想主题,真是难能可贵。虽然我和攀强至今未曾谋面,但从他的这些文章中,我能感觉出他是一位正直的人,爱憎分明的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
真实是散文的生命。在《留住乡愁》一书的字里行间,看不到丝毫的虚情假意和故弄玄虚,看不到半点的矫揉造作和装腔作势,叙述的是真人真事,描写的是真景实境,流露的是真情实感,抒发的是真知灼见,让人感到篇篇都是不吐不快的深思熟虑之作。这正是《留住乡愁》一书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