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会推磨就会撵碾子。我只能说,形式相似,方向一致。但必定磨有磨讲究,碾子有碾子的规矩。
阅读和听了文友对杨运菊诗歌的评价,我归纳了一下,杨运菊的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哪四个特点?且放下,先来说说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诗,是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现代诗采用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和具有哲理。
也就是说,新诗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高于散文,不像白话文那样繁琐。
现代诗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归纳起来,新诗基本上有这几个鲜明特点: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语序倒置;成分省略;词性转变。
杨运菊的诗具有形式自由、内容开放的特点;饱含真情、立意新颖、联想自然、跳跃自如的特点;意象经营大于修辞性的特点;意境优美、虚实相生的特点。
形式自由、内涵开放的特点就不赘述了,这个特点不用展开说,大家都能理解。下面我想点到为止地谈下其它三个特点。
先说饱含真情、立意新颖,联想自然、跳跃自如。
新诗忌讳就事论事,需要展开思维,需要联想,表面化的描写是最低档次的诗歌,必须睹物思情,见异思迁。思维不要也不能局限于现实的具体物件上,必须进行跳跃。比如写雪,大多人会想到寒冷、洁白无暇、堆雪人等,但可否根据你的心境进一步展开?她可以是敲开春门的孩童等。杨运菊的诗,在立意、跳跃方面虽然没有达到炉火纯青般的极致,但她超越了一般的写作者。
再说意境优美、虚实相生。
有人说:旧体诗是写景,现代诗是造景,这话有一定的道理。现代诗通过造景的意境,把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意境不在于语言的华丽,而在于情节设定和情节的刻画。
新诗,不外乎两大类写法:一是纯写实写法;二是充满浪漫、幻想的写法。这两种写法,杨运菊似乎都在尝试,而且收集在诗集里写实与写虚的诗,都有相当扎实的功底,字里行间充满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魅力、潜藏丰富的审美价值。不难看出,她的写实是为浪漫服务的。她的许多诗中对幻想、感情的抒发,有具体的物,也就是说,只有意象来依托,虚和实相结合,才是成功的现代诗歌。这是对写诗的人的基本能量,也是写诗者起码应具有的基础功。换句话说:写诗,意境不要停留在表面化,需要透过具体的“物”而写出浪漫色彩。
最后说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所谓意象就是指各种已经约定俗成,在文章或诗词中代表情感的事物,比如:月亮代表思乡、团圆等情感,这里的月亮就是所谓的意象。鸿雁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鸿雁传书之情,这里的鸿雁就是意象。这些,无一不说明使用意象要比运用各种修辞来得更为重要。
诗歌不同于其他文种,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诗要写的丰富饱满,批判不露声色,叙述轻松从容,富有哲理。而且,从形式上讲究分行排列。这种排列还必须:凝练集中、节奏和谐、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富有哲理。
客观的说,杨运菊不是一开始写诗,就写的如鱼得水,我是她诗歌的忠实读者,为她写诗,还专门为其引荐诗人李小洛指导她,我也发过她的诗。
杨运菊对诗从起初的懵懂到现在能写出让读者欣赏,让读者记住的诗来,这与她刻苦勤奋、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分不开;与她潜心钻研、低调进取的坚守精神分不开;与她胸怀理想、不忘初衷的执着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品位分不开;与她赢得领导、家人、同事、老师、文友的支持理解和指导帮助分不开。
我接触过的文人不算少,有少许人自诩自己是文人,之所以自诩而不是被大家公认,原因就在于他们仅仅能把优美的汉字造句而已,然而就高调地把自己当作家“居功”自傲,这样的人不退步就算进步了。杨运菊爱文学爱诗,没有装腔作势,她的诗《典当》:我拎着灵魂/满大街走/没有找到一家当铺。仅仅17字,组合成一首诗,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以及“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站在楼上看你”有异曲同工之美,也足以说明她是从骨子里写诗。
谨祝杨运菊及更多的诗者,能沉下心来,保持良好的状态,在文学这条神圣的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