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题专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中国节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浩文章来源:发布是时间:2022-11-17 09:18字体大小:【

我国的节水进入了4.0阶段。1.0阶段是2000年以前行业工程技术系统的节水,也就是用水器具末端的节水,即微观的节水;2.0阶段是2000年到2015年,水利部提出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是微观、中观结合起来节水;3.0阶段是2016年到2020年,生产、消费和贸易,宏观、中观、微观统一进行节水。2021年水利部印发了智慧水利的三个文件,节水工作也开始进入了4.0的数字阶段。“数字节水”就是通过信息流和业务流的整体融合,来提升水流的功效。

▶ 从全国看,2000年以来,我国的用水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农业用水量大约减少了4%,但是同期全国粮食的总产量增加了45%;工业用水总量减少了10%,但是同期的工业的增加值却增加了6.2倍;生活用水从过去的占比10%提升到15%,在城镇人口增加一倍的背景下,用水量增加不大,同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生态用水增加到总量的5%。

▶ 我国用水低效的几种表象分四大类型:结构型、技术型、意识型、管理型。

▶ 造成用水低效表象的原因:部分用水低效表象与差异化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水与经济社会其他发展要素不适配,对“节水”发展影响大;节水成本与收益倒挂,缺乏经济激励机制,内生动力不足;节水仍以倡导为主,节水管理强制力不足。

▶ 从全国尺度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整体仍处在工业化进程当中,同时,我国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全产业链国家,第一、二产业产值占比大,人口多,粮食安全保障任务重。因此价值量参与核算的用水效率指标偏低,也是造成水资源“低效”表象的重要原因。

▶ 进一步推进综合节水,建议四件事齐抓共管: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因地制宜。

▶ 节水型社会最终要达到什么标准?有四个表征:结构协调,机制完善,技术先进,意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