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品赏析>文学天地

家书(作者/盛飞)

作者:文章来源:发布是时间:2017-01-23 00:43字体大小:【

偶尔一次机会,从书柜里翻出了一叠尘封了30多年的家书,这是父亲生前留下的唯一墨宝。尽管它沾有尘埃,信笺泛黄,但那再熟悉不过的字迹跃进眼底,仿佛父亲那双明亮的眼睛,在默默地注视,方格中大小不一的字仍飘溢着墨水的芳香。

远离亲人,家书是与亲人联系的唯一方式。在那个年代,家书对于镇守边关、固守海防的一线将士来说,是心灵的寄托和精神上的冀盼。它像一首无言的诗,更像一根连接情感的红线,连接亲人和游子。家书里既包含着无数的情和爱,也倾注了亲人和游子相思的泪水和惆怅……

父亲文化水平不高,他常对我们说,因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只读过两年私塾。后来父亲走上了领导岗位,在基层干部的岗位上,通过学习、做笔记,慢慢地磨练自己,使自己的文化水平逐年提高,所以写起家书来从不用别人代劳。每次书信都不超过两页,几乎都是上封家书上反复说过的。如:“吾儿,来信收到了,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挂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一定要严格遵守纪律,刻苦学习军事技术,提高自己的本领,争取早点入党”等等。真是未读书中语,忧怀已觉宽,灯前看书箧,题字有平安。只有一次,父亲的来信写得特别长。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父亲在信中提到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谈到家乡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教诲我们年轻人要更新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带头创新,做改革的弄潮儿。他还鼓励两个侄儿带头下海经商,体现了一名领导干部当时的思想观念。

在这叠家书中,记忆最深的是1979年春节。因我们所在的部队在西南边陲执行战前训练任务。为保密起见,每个团级单位只设一个信箱,所有信件都邮到这里,信封上注明每个战士的所在分队,而后再分到每个战士的手中。因临战前不准与家人联系,从2月份起,家里一直未收到书信。

以前每半月都收到书信,突然收不到,每个参战战士的家长都心急如焚。后来才知道,这期间,父亲先后写了数封家书,急切地询问我们在边疆的训练情况。直到我们自卫还击作战的消息在报纸和电台上公开了,父亲和其他战友的亲属才得知我们参战了。父亲每天数次骑车到邮局,寻查是否有云南边防的来信,真是望眼欲穿。这一年春节,所有参战的家庭都是在思念翘盼中度过的。直到部队凯旋后,我们都第一时间用电报的形式报了平安,使他们牵挂的心终得以慰藉。

这情景让我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春望》里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千古传诵的诗句,更彰显了:“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父母的心,我们再怎么走,也走不出父母的思念”的伟大哲理……

家书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从战国时的“黑夫家书”算起,有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家书已持续了两千多年,经历代传承,不断积累和升华,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翻阅重温这一封封家书,让我又想起文天祥的《狱中家书》,诸葛亮的《诫子书》,想起《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这些家书既充分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又映照出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及真切的爱国热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力量。

随着时代的变迁,互联网的普及,家书逐渐落寞了,连一般的书信也少了。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谁也无法逆转。

然而,我又在想,虽然现代通讯手段非常先进,微信微博越来越普及,书写的个性消失了,人的个性也被消磨和掩饰了,彰显不了反复阅读,反复体味的感觉了。但家书的功能是现代通讯工具无法取代的,见字如面,见字如人,一字一句,一笔一划,都是亲人的苦心孤诣,父辈的谆谆教诲和叮嘱鼓励,是那么自然和朴实,亲切而温馨,情真意切,直抒胸臆。

当我们今天在品读家书时,不仅仅是回味已逝去的那一封封厚厚的温馨的爱,仿佛又是在品读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