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品赏析>文学天地

人文情怀观照下的官员写作——读悟崔光华《夜读汉江》

作者:文章来源:发布是时间:2018-01-09 01:15字体大小:【
    作者:刘    云

    崔光华是我的学长,他在安康的这些年,在我心目中,他更多的是一个好领导,一个敏锐、真诚、平直而又有才气、有着浓厚人文情怀的领导。作为学长,他也是一个兄长的形象,在我与他不多的接触、交谈中,他给我谈的最多的还是当下的工作,我们几乎没有谈过什么文学。作为安康重要的领导者,他也是我们这些基层干部的一个标杆,有精神向度的标杆,而不是物理向度的标杆,也是一种激励。
    良好的人文素养,一直是中国自秦汉以来中国官吏文化的主流传统,学而优则仕是社会正能量,在整个封建文化时代的官吏治理,在治不在制,前者是治理、管理、梳理,后者是制造、是改造、是改变。有句老话: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这是指的专业素养。以治为重,管人治理社会,抓大放小,这个文化传统一直是一根主线,这就决定了为官为吏者必须以丰实的人文素养为基,这是一个好官的基础条件。但这个传统,后来发生了逆转,“五四”以后打倒孔家店,这个根基被以前所未有的方法颠覆。而新的文化道统未能有时间建立起来,官场变得复杂、混浊。又有后来一个时期的工农干部当政,这个传统更是被蔑视,文革对文化的破坏,又使其根基尽失,人文素养让位于其他,功夫在诗外,阿拉伯数字出官,官的成长进步走了另一条路。这些年方方面面在呼吁官员人文素养的回归,中央领导多有带头,习近平同志的人文素养就非比寻常,但是我们官员队伍中,真正看重人文素养的、有人文情怀的并不太多,很多人在那里作秀,故弄风雅。有的对有文化情怀的干部,认为是书生意义。但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回归,是好事。
    崔光华的人文情怀是骨子里的,是性格里的,是长期的文化自觉使然。正如他自己所言:自幼与文学、音乐结缘。这,真是他的大幸运,这样的情怀,使他能够非比寻常,不平庸,有光芒,这样的光芒也使他的为官之道有光彩。很多年前,我在宁陕县做副县长,全省曾组织去汉中宁强县参观学习城市建设,感慨万千,这正是崔光华学长当政宁强时的成绩,所以当他后来高就离开宁强时,那么多的人去欢送他,这样的情况不会多,在我了解的当时的汉中尤其这样。宁强是小县,经济资源并不丰富,但能做得风生水起,有了自己的后发优势,且并不急功近利,我想与当政者有远大的想法、有人文情怀分不开的。做官不在做官,而在促进社会改良、进步,做社会能量的释放者,缺人文情怀者必做不到。
    现在看来,官员的人文素养太重要了,它决定一个为官者的领导力、说服力,甚至信仰力、组织能力、把握未来的能力,处理好过去、现在、未来、关系的能力,好官必全面考虑问题,而不是功利主义者、短视者,更不是拆墙补墙者。
    崔光华的人文情怀对我也是鼓励。曾有人劝我“好好做官”,不要搞什么写作,哪怕这是业余的爱好,我没有完全听进去。现在看来是幸运的,我或许失去太多,但必须保有的都尽可能保有下来了。它让我保有一颗人文之心、悲悯之心,让我努力做个心软的好官,努力去尊重人民,努力多干实事,让人民有真心诚意的好评。不管怎么说,像古人说的“政去人声后”是有道理的,它能够让人一生心安,盖棺不犹豫。
    一本《夜读汉江》,充满人文的温暖,这个温暖就是文学的诚意、关怀、质朴。“夜读汉江”,多么平淡的文字、书名,但一个夜读者的形象,恰好地传递出作家的深情,这本书,是工余之作,是夜深人静之作,是自己与自己心灵对话之作,是一个儒者的形象,也是一个士子情怀的形象。所以通书文字是安静的、有质感的、明净的,也是有温度的,这个温度是体温的温度。四辑文字中,每辑都有感动人的文字,我特别喜欢“大场忆旧”这一辑,非常真诚,非常沉静,非常明丽,心怀非常诚意干净。“夜读汉江”一辑,是作者文学表达提升、升华的见证,这辑文字非常老道,更加地去除华彩,是会心之作,是心灵沉淀之作,更是文学修养升华之作。其观察与思考的深邃与节制,不再是一个一般的写作记录者,专业气息浓郁,是地道的作家文字。我这样评价,不是因为这一辑中有两篇文字是评论我的作品的,这  就是撇开崔光华官员的身份不说,作为一个成熟作家的素养,业余而专业,就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从文字出发,评价一个作家的文学成就只是文学形式的,是不完全的,文学的价值不全在表现形式(尽管形式是多么重要),而在他传达出来的真诚的、深刻的、能触及人心灵的人文思想、价值、意识,说通俗点,他传达的文学思想是新鲜的、迫切的,打动人的,或让人警醒,崔光华的这本书,就是有这样的品质的,而不简单是一个从政者文字经历的过程记录。
    从专业主义的角度看,这本书是有一般作家或许并不具备的文学综合素养的,崔光华通诗歌、音乐,这当然影响到他的文字纪实技巧汇,饱满而又干净的文字,从容不迫的文学叙述,决定了这本书文学的质感很强,我形容是散发着纯银的光芒,它清新、宝贵,而又节制,这或许正是音乐与诗歌素养对崔光华文学表达最好的提摄。初学文学者,适合拜读,因为他传达出的是,什么样的文字才是最好的文学语言,什么样的叙述才是最恰当的文学叙述。崔光华的文字写官历,但没有官气,没有八股气,写人情世故,写亲友,又不矫情,不是居高临下,是平等的视觉,这很难把握好,做作不来,很多修炼不精的作家,常常露出自己的马脚,暴露身份。这本书就反映出作家的人文情怀是天质,是渗入血液的,成了性格的染色。
    崔光华的文学创作、文学记录,给我们从事文学的作家很多启示:为文真诚,我手写我心,平等甚至低心下首的文学观察视觉,是一个好作家必有的情怀。对为官者的启示:要看重人文修养,他能让你先做好人再做好官,他能让你温情脉脉地看待事业,看待事业中的人,特别是那些平凡的人,事业中的矛盾和问题。对组织工作者的启示:要倡导并尊重领导干部人文感悟、提升,包括写作,少些官本位方有大官为,多些干部的全面提素,对有人文情怀的干部高看一眼。要看到,会写文章与会做事、做好事、做成事并不天然矛盾。毛泽东、习近平都是成就中国大事业的领袖人物,他们的平民情怀、人文情怀、文化素养、对世界对人类的悲悯情怀,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全。
    这本书值得还在做官的干部作枕边书。老书记建明出版《我心中的太平河》时,我也说过这样的话。文字记录情怀,文学启迪后来者,领导都能动手写文章,写报告,写调研文章,写自己的讲话,甚至也过上一把文学之瘾,绝对是中国官员队伍的进步,而不是书生意气。